椎体结核按原发病灶部位可分为三型:
(一)中心型 病灶位于椎体中心部,见于儿童。特征为以骨质破坏为主,椎体被压成楔形,成人可长期局限在椎体中心,出现死骨,死骨吸收后,可出现空洞。
(二)边缘型 多见于成人,进一步累及相邻椎体。以溶骨性破坏为主,很少出现死骨,易侵犯椎间盘,引起椎间隙狭窄。
(三)骨膜下型 由于脓液沿着前纵韧带上下蔓延,相邻椎体前侧部长期被骨膜下脓肿腐蚀的结果,多为继发性,可同时累及数个椎体前缘。
椎体结核常形成寒性脓肿,蔓延方式为,沿椎体骨膜下蔓延,形成广泛的椎旁脓肿,再则是远离病侧形成流注脓肿。
MRI表现为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常累及相邻椎体上、下缘,破坏区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呈 T1WI低信号、 T2WI等高信号,椎间隙变窄;
CT表现为:
(1)斑点、斑点状、洞穴状或蜂窝状骨质破坏;
(2)椎体骨质密度增高;
(3)椎间盘破坏;
(4)死骨形成;
(5)椎旁脓肿,其内常有钙化灶;
(6)骨性椎管狭窄;
(7)椎体压缩改变。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