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指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目前最广为接受的VCI概念是指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在这一概念中,血管因素主要是指脑内血管,即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可以是这些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影响脑内血液灌注。
Hachinski还把血管因素脑损害分为3个阶段:
①脑危险阶段(如出现VCI的危险因素);
②症状前阶段(由神经病学和放射学确认脑血管事件已经发生,但尚无认知损害的症状);
③症状阶段。过去认为VCI的发病是由于反复发生脑梗死 的积累作用导致了认知功能的衰退。
现在认为其机制可能包括
①缺血使供血区脑组织软化、坏死,功能组织的丢失及损伤导致认知下降;
②小血管病变与VCI发病密切相关;
③慢性缺血引起脑白质损伤,轴突运输受损,并局部炎症反应,使信息传递发生障碍;④神经元损伤和/或丢失是导致临床症状、体征、各种认知衰退的最终环节。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