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确诊须病理检查。
临床表现
1.易感者与好发部位 病损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耳廓、手背等。男性患者皮损可发生于秃发处、耳廓和下唇,女性多见于前臂伸侧。
2.临床症状 损害为局限性呈棕红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边界鲜明,自针尖大至直径2cm以上,多数为数毫米数目不定。可略高出皮面,但无明显高起边缘。表面粗糙,可见角化性鳞屑。强行揭去鳞屑,可见下方的基面红润,凹凸不平,呈乳头状。有时皮损可呈角样突起,形成皮角病变发展缓慢,无自觉症状。皮损周围可有毛细血管扩张。
并发症
有20%可继发鳞癌。病损合并炎症、糜烂及溃疡时,为继发鳞癌的征兆。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确诊须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1.脂溢性角化病 表面有油脂性鳞屑,质软表面光滑无质硬的角质层,病理组织学可见表皮内有表皮囊肿形成。
2.盘状红斑狼疮 有扩张的毛囊孔及毛囊角栓形成,并且有萎缩,皮损好发颜面部,尤其是两颊及鼻部,呈蝶状分布。
3.恶性雀斑样痣 发生于暴露部位,为色素斑点,不高出皮面可逐渐扩大,直径可达数厘米,为褐色或黑色病期长者约有1/3的损害可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4.还应注意与线状表皮痣、鳞状细胞癌等鉴别。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