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卧床休息:病人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可使用退热止痛剂、镇静剂;湿热敷每次15-30分钟,每2-4小时1次;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避免瘫痪肢体受压或外伤,将瘫痪的肢体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饮食及大量水分。
3.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地巴唑,每日剂量:1岁1mg,2-3岁2mg,4-7岁3mg,8-12岁4mg,12岁以上5mg,每日或隔日1次口服;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每日0.05-0.1mg/kg,肌肉注射,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体温退至正常,肌肉疼痛消失及瘫痪停止发展后,应进行积极的功能恢复治疗,如按摩、针灸、主动和被动锻炼及其他理疗措施。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