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打哈欠

打哈欠症状

症状首页 症状知识 在线问诊 常用药品 文章解读

打哈欠检查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定义与特性: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 CFS)是由于人们长时间的极度紧张或精神负担过重,使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头晕、易出差错和精神抑郁等,严重时身体极度虚弱可进入"过劳死"的预备军。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原因不明地自动消失。  

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症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们还未患病,但已有不同程度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亚健康的比例陡增,在这类人群中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  

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它像心跳、呼吸一样,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它对保护脑细胞,增加脑细胞的供氧,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随着人类对于疾病认识的深化,现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为其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CFS)。  

CFS流行特征  

一般人群中CFS的发病率约占0.2%左右。有学者调查,城市新兴行业中的"白领"(脑力劳动者),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0%~20%,美国约有400万人患上此病。  

CFS的美国诊断标准  

1987年4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专家鉴定,将一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2项主要标准、6项症状标准和2项体征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CFS。  

1,主要诊断标准  

(1)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2)根据病史、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2,症状标准  

(1)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2)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3)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有多梦和早醒;

(4)头胀、头昏或头痛;

(5)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6)食欲不振;

(7)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9)兴趣减退或丧失;

(10)性功能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3、体征标准  

(1)低热,口表小于38°C,肛表小于38.6°C;

(2)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3)可触及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4)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CFS的可能结局--过劳死

CFS中的严重者,有可能出现猝然死亡,被称为"过劳死"的其原因是长期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精神与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积劳成疾,未老先衰,过劳猝死。1987~1989年,日本报道"过劳死"达1800例,1995年日本精工、全日空、川畸制铁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猝死,年龄大多在40~50岁。我国国家体改委公布的调查表明:肩负重担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近5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共134人逝世,平均年龄仅53.3岁。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十大危险信号为: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  

3,频频去洗手间。  

4,性能力下降。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或以下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症"--已进入"过劳死"的预备军。  CFS的干预措施--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内容:  

1,生活节奏要有规律  

2,全面均稀适量营养  

淡些,再淡些;控制过甜饮食;每人每天1瓶牛奶;每人每天吃1只蛋;每周至少吃一顿海鱼;鸡肉、鸭肉代替猪肉;增加豆及豆制品摄入量;每人每天最好有500克蔬菜和水果;菌菇类食品要纳入膳食结构。  

3,适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一言道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宜活动,是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好方式。  

4,戒烟限酒  

5,心理平衡:现代医学证明,持续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会造成精神疲劳,免功能下降,容易发生疾病。

打哈欠的可能疾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