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肢端肥大症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内分泌功能亢进 皮肤肥厚 下颌前突 乏力 溃疡 尿崩

  • 建议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精氨酸 血糖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生长激素 TRH兴奋TSH、PRL试验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腺素(T4) 骨密度测定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重点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患病时,经常有骨骼系统与多种矿物质代谢紊乱。 1.血浆:GH测定 常高于10µg/L,且昼夜规律消失。 2.PRL测定: 可有升高,常常高于25µg/L。 3.生长介素(SMc)测定: 可明显升高,可>200ng/ml。 4.血IGF-Ⅰ测定 :可有明显升高。 5.T3,T4测定: 可升高,T3>3.4nmol/L,T4>161nmol/L,FT3>10pmol/L,FT4>31.0pmol/L,PSH一般小于10µU/ml,而TSH增高的垂体瘤极少见。 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血糖 及GH均升高,不被抑制到5µg/L以下,呈自主分泌状态。 7.其他试验 (1)经胰岛素,精氨酸 及胰高糖素刺激后,血浆GH明显升高,如注射胰岛素后血糖下降至2.8mmol/L(50mg/dl)以下时,GH升高至5~10µg/L为阳性反应,表示垂体GH储备功能正常,如>10µg/L以上时则表示有垂体GH腺瘤。 (2)血钙一般正常,血磷升高,血镁降低。 (3)血AKP降低。 (4)血PTH与CT无明显变异。 (5)BGP升高。 (6)尿钙 ,尿磷 ,尿镁 ,尿HOP与尿糖 等均可升高。 活动期肢端肥大症与稳定期患者其血清GH,BGP,AKP,磷,及尿钙,HOP值有所差异。 影像学检查 1.X线片检查 可见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蝶鞍扩大,占位病变致鞍周受压与侵蚀,鞍背骨,鞍底骨或其交界处骨质经常有骨质吸收,有作者观察937例正常人鞍前后径为7~16mm(平均11.7mm),深径7~14mm(平均9.5mm),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蝶鞍可大于25mm,故常伴有头痛及视力 减退等压迫症状,骨骼系统X线检查还可发现颅骨,颧骨,枕骨隆突增大加厚,下颌骨增大前突,牙列稀疏,指骨及足趾骨末节增大,加之软组织肥厚,手足增大变宽,脊柱骨,软组织增生,骨膜钙化形成骨质增生,但也常发生骨质疏松及关节病变。 (1)手相:手指远端指骨端增宽,呈丛状圆形;近端指骨骨干因新骨形成而变粗。 (2)腰椎侧位相:脊椎椎间隙增大,椎体前缘面新骨形成,后缘呈扇形前凸,椎间韧带钙化,晚期椎间盘退化,变窄。 (3)足侧位相:足跟脂肪垫增厚,当男女脂肪垫,分别大于23mm及21.5mm时,应高度怀疑本病,如分别大于25mm和23mm则可诊断本病。 (4)头颅侧位X相:可显示蝶鞍体积增大。 2.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可低于正常或高于正常,作者报告的40例中,低于正常5例,高于正常8例,其余12例基本正常。 3.CT扫描 颅脑CT扫描检查可发现垂体大腺瘤及微腺瘤,可发现内脏增大及其他病变。 4.MRI检查 可用于评价垂体的体积与形态,轮廓等,高分辨图象,在诊断微腺瘤与垂体瘤方面与CT扫描检查相近。 5.骨矿含量的测定 BMC的定量测定方法很多,其中放射摄影法,光学密度法,单光子吸收法等只能测定周围骨的皮质骨量,可测定躯干骨BMC的方法中,有定量CT法即QCT法,双光子吸收法(DPA),中子活化分析法(NAA)及Compton散射法等,QCT法为非损伤性测定法,已被广泛应用,其次为单光子及双光子法,国内已开展,而最广泛应用的一般为X线检查法,其价格低廉,同时也可发现患者的病变部位。

诊断鉴别

诊断 肢端肥大症典型病例凭症状与体征即能诊断,但发病早期不典型时,临床表现不突出,需要生化检查及放射学检查等才能明确诊断。 1.面貌特殊 呈典型的肢端肥大症面貌,手足肥大,头颅增大 ,口唇增厚,音调低沉,下颌前突 与牙列稀疏 等肢端肥大症全身临床表现。 2.内分泌学与生化学检查 可发现血浆GH浓度升高,多在10ng/ml以上,可同时有PRL升高,血糖升高 ,血磷升高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及骨代谢指标异常等发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呈高血糖曲线,同时不能抑制血浆GH水平,GH多在5ng/ml以上,TRH兴奋试验时,血浆GH值大于GH基础值的50%,同时GH值多在10ng/ml以上,同时SMc及IGF-工可呈明显升高。 3.X线及CT扫描检查 可发现蝶鞍扩大,鞍区占位病变,鞍周受压,手足增大增宽,颅骨,长骨及脊柱骨等X线的特异表现,可协助诊断。 4.骨的特殊检查 如单光子或双光子骨密度测定,以及QCT测定BMC含量等,均可发现骨质疏松和(或)骨质增生等异常表现,QCT测量值反映,实际骨矿含量的可信性,CT值和骨钙含量密切相关,多以第三腰椎为测定部位,QCI测定椎骨的BMC可有四个方面的应用,即: ①评价各种激素水平对骨代谢的影响; ②评价,确定正常年龄相关骨的丧失情况; ③确定骨折危险性阈值及骨折阈值; ④评价各种药物与锻炼项目对BMC的影响。 鉴别诊断 1.类肢端肥大症: 本病为家族性或体质性,自幼有面貌改变,体型高大,外貌类似肢端肥大症,但程度较轻,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血浆GH水平不高,X线检查蝶鞍不扩大,BMC属正常水平。 2.无睾巨人症: 身材高大,性腺萎缩,指间距离超过身长数,骨骺闭合较晚,骨龄延迟,X线片显示蝶鞍不大,骨骼结构较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 为小,性腺功能消失,性激素水平变异,GH水平不高,也无肢端肥大症的其他生化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异常发现。 3.手足皮肤骨骼肥厚症 :患者多为男性青年,外形类似肢端肥大症,但无肢端肥大症的内分泌学生化代谢紊乱表现,血GH水平正常,蝶鞍不扩大,颅骨不大,骨骼变化不明显。 4.本病的腰椎,蝶鞍和手足X线检查均有特殊的表现,GH测定提示GH自主分泌过多,因而可与强直性脊柱炎 相鉴别,晚期病变因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性关节炎相似,鉴别困难。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