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痉挛性便秘 排便困难 直肠疼痛
肛肠科 外科
无特定人群
无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直肠指检 直肠镜检查 排粪造影检查 直肠-肛门运动功能测定
重点检查项目1.直肠指诊 膝胸位,于肛管上端的直肠前壁扪及易凹陷的薄弱区,嘱病人作用力排粪(摒便)动作时,该区向前下方突出或袋状更明显。 2.阴道指诊 阴道内可摸到软块。 3.排粪造影 是诊断直肠前突的可靠影像学依据,影像特点为: ①排便时直肠前下壁呈囊袋状向前突出,相应部位的直肠阴道隔被推移变形。 ②如果发现钡剂残留于前突的囊袋中,则是直肠前突导致排便困难的重要依据。 ③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的深度>6mm,有时可见液平面,绝大多数提肛时前突消失。 4.肛门功能检查 常见括约肌紧张过度,此可与巨结肠症和肛门功能不良鉴别。 5.结肠传输试验 排除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中老年女性,曾有产伤史或有慢性便秘,排便时有便意而排出困难,伴有肛门下坠和排不净感,或需手法辅助排便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用手指插入阴道内按压阴道后壁方能排出粪便,是直肠前突的特有症状,直肠指诊触及直肠前壁凹陷和括约肌张力减弱,排粪造影:见排便时直肠前下壁呈囊袋状向前突出,深度>6mm,或有气液平面等可以确诊。 单纯的直肠前突较少见,更常见的是与盆底松弛性或痉挛性便秘如直肠内脱垂,盆底痉挛性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同时存在。 鉴别诊断 2.巨结肠症和肛门功能不良 肛门功能测试可资鉴别,直肠前突括约肌紧张过度,而巨结肠症和肛门功能不良的括约肌松弛。 1.阴道后疝 高位直肠前突应与阴道后疝相鉴别,阴道后疝是指阴道和直肠间的腹膜疝囊,其内容物包括小肠,肠系膜,网膜等,病人多有盆腔的沉重感和下坠感,特别是在站立时,这是由于疝囊内容物中肠系膜的重力牵引所致,诊断方法:当病人站立且有下坠感时,应用瓦尔萨尔瓦手法同时作直肠和阴道检查,若觉拇指和示指间有饱满感,表明有阴道后疝,若阴道后疝误诊为直肠前突而手术,则术中易损伤腹腔内容物,且直肠前突修补后很快复发。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