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据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知名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深入病检可证实。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可能使癌痒的发病率下降30%-60%,每日饮食中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等碱性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
本病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约75%以上的患者仅通过简单的直肠指诊就能发现病灶,但直肠癌的误诊率却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医生忽视了直肠指诊,基于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又极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对每一个具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或大便习惯改变 者常规作直肠指诊和乙状结肠镜检查,以及早发现病变。
结直肠癌鉴别诊断
1.结肠癌 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结肠炎性疾病,如肠结 核,血吸虫病 ,肉芽肿,阿米巴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 以及结肠息肉 病等,临床上鉴别要点是病期的长短,粪便检查寄生虫,钡灌肠检查所见病变形态和范围等,最可靠的鉴别是通过结肠镜 取活组织检查。
阑尾周围脓肿 可被误诊为盲肠癌(结肠癌),但本病血象中白细肠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无贫血 ,消瘦等恶病质,作钡灌肠检查可明确诊断。
2.直肠癌往往被误诊为痔 ,细菌性痢疾 ,慢性结肠炎等,误诊率高达60%~80%,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肛门指诊和直肠镜检查 。
3.结肠其他肿瘤如结肠直肠类癌 ,瘤体小时无症状,瘤体长大时可破溃,出现极似结肠腺癌的症状;原发于结肠的恶性淋巴瘤 ,病变形态呈多样性,与结肠癌常不易区别,均应作组织涂片 活检来鉴别之。
在肛肠科诊疗过程中,通过指诊发现直肠黏膜外肿块是比较常见的事,由于黏膜外肿块不像直肠癌那样直观,良恶性一时也难于鉴别,因此常易误诊,直肠黏膜外肿块其起源复杂,可来自于黏膜外肠壁组织或肠外组织,根据病变性质这些肿块可分为3类:
①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纤维瘤等;
②恶性肿瘤(包括原发和转移),如平滑肌肉瘤 ,恶性淋巴瘤 ,畸胎瘤 ,胃癌 种植转移等;
③炎性肿块或其他良性增生,如痔疮 注射治疗后组织反应性增生或机化,结核性病性肉芽肿等。
以直肠黏膜外肿块为首发症状者较少,多数是以直肠会阴部症状而发现的,这些症状与直肠癌症状又极为相似,所以如果是单纯凭指诊结果往往与直肠癌相混淆,尤其是肿瘤突破直肠黏膜者,全面地询问病史,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腔内B超可确定肿块大小及范围,对判别肿块来源也有帮助,对于较大的肿块或来自骶骨的肿瘤,CT或MRI可了解肿瘤的占位情况及破坏情况,有一部分肿瘤来自于胃肠肿瘤的转移,应注意寻找原发病灶,如胃镜 ,钡餐等,肿块活检是惟一的确诊手段,活检应在良好的麻醉下进行,松弛肛门括约肌,切开黏膜层,在明视下切取肿块组织,一次活检失败后可多次重复,多数病例可获得确诊。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