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 低热 恶心 腹痛 腹泻 钙化 横结肠移位 黄疸 继发感染 结节
肝胆外科 外科
无特发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尿淀粉酶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胰腺的CT检查 腹部平片 血管造影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一)血尿淀粉酶 测定:囊肿内胰酶经囊肿壁吸收后可出现于血尿中,引起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呈轻度到中度增高,但有报告约于50%的病例淀粉酶可不升高,一般在急性胰腺炎所致假性囊肿,血清淀粉酶常持续升高,而慢性胰腺炎所致者常正常。 (二)B超检查:B超检查是诊断胰假性囊肿的一项简便而有效的手段,典型者于上腹可探及一位置明确,范围肯定的液性暗区,B超对鉴别包块和囊肿特别有助,对胰假性囊肿的诊断正确率可达73%~91%,动态的超声探查可了解囊肿大小的改变,此外,在B超引导下,可作囊穿刺,抽取囊液作生化和细胞学检查。 (三)CT检查 :在CT扫描图上胰假性囊肿为边缘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减低区,如CT检查显示有气液平面,说明有感染性脓肿形成。 (四)X线检查:X线钡餐检查对胰腺假性囊肿亦有定位价值,除可排除胃肠腔内病变外,尚可见到囊肿对周围脏器的压迫和移位征象,如在胃后有大的假性囊肿存在,钡剂可显示胃向前推移,胃小弯亦可受压,胰头部假性囊肿可使十二指肠曲增宽,横结肠向上或向下移位,腹部平片 偶可发现胰腺钙化阴影。 (五)ERCP:通过ERCP可确定囊肿的存在和位置,并有助于与胰癌相鉴别,假性囊肿时ERCP表现有囊肿充盈;主胰管梗阻,梗阻端呈锥形或截然中断;胆总管受压移位;非沟通性囊肿时胰管分支受压和局限性分支不充盈,但约有半数假性囊肿不与主胰管沟通,故胰管造影正常不能否定诊断,ERCP亦可检查有否瘘管存在,但ERCP可促使继发感染或使炎症扩散,故在诊断业已肯定的病例,不宜列为常规检查。 (六)选择性动脉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假性囊肿有肯定的诊断价值,能显示病变部位,囊肿区呈无血管区,并见邻近血管移位变形,该项检查能正确地诊断血管受侵情况,确定有否出血和出血来源,判断囊壁内有否假性动脉瘤存在,血管造影 对判断假性囊肿是否侵入脾内,较B超和CT更有价值。
诊断鉴别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不难做出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须与胰腺脓肿和急性胰腺蜂窝织炎鉴别。伴随脓肿的病人常有感染表现。偶尔,假性囊肿可表现为体重下降、黄疸和触及无痛性肿大的胆囊,常首先考虑为胰腺癌。CT扫描显示病变为液性,提示为胰腺囊肿可做出正确诊断。增生性囊肿,还有胰腺囊腺瘤或囊腺癌,约占胰腺囊性病变的5%,术前应与胰腺假性囊肿鉴别。其确切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活检来确定。胰头部假性囊肿应与肝脏及右肾囊肿 鉴别体,尾部囊肿应与左肝囊肿 ,左肾囊肿,脾囊肿 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