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发黑 恶心 发烧 肝静脉病变 肝内淤胆 肝淤血 肝脏病变弥漫 黄疸 皮肤瘙痒 上腹不适
内科 消化内科 感染中心 肝病科
无特发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血氨 总胆汁酸 血清胆固醇 血糖 肝功能检查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 (1)各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 (2)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浆白蛋白可降低,严重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降低,血氨 升高,血糖 降低等,血白细胞总数升高(约占21%),正常或减少。 (3)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6%的占有35%),药物诱导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率可达50%以上。 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是否选做,根据病情而定,它对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以及肝血管病变的诊断有帮助。 2.CT检查 :指征及其意义与B超相似。 3.肝活组织检查:可确定肝损害病理类型,但不能确定是否为药物所致。
诊断鉴别诊断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可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试验,肝活检以及停药后的效应作出综合诊断,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归纳如下: 1.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但也可于服药数月后才出现,少数的潜伏期可更长。 2.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 3.末梢血嗜酸细胞>0.6。 4.具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5.巨嗜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阳性。 6.各种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 7.偶然再次给予相同药物后又发生肝损害。 具备上述第1条,再加2~7条中的任何两条,即可考虑为药物性肝病。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急性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 进行鉴别。 1.急性病毒性肝炎 缺血性肝炎 与病毒性肝炎鉴别的依据为: (1)各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记物均为阴性,然而对于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缺血性肝炎的鉴别诊断则存在一定的困难。 (2)缺血性肝炎所具有血清酶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病毒性肝炎引起的ALT和AST异常不会在短期内迅速下降。 (3)缺血性肝炎血清LDH明显升高,而病毒性肝炎仅轻度升高或不升高。 2.药物性肝损伤缺血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鉴别主要依据其血清酶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缺乏其他特异性指标,对于缺血性肝炎与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鉴别,可以通过计算ALT/LDH比值,后者的ALT/LDH比值常超过11.25。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