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减退 营养不良 卧床不起 脑白质偏少 腱反射亢进 继发感染 肌阵挛 肌张力降低 反应迟钝 抽搐
根据起病年龄可以区分为晚期婴儿型(1~2岁起病),少年型(4~15岁起病)和成年型(16岁以后起病),以晚期婴儿型最为常见。
典型者其病程可分为以下3期:
第1期:1~2岁之间发病,病前婴儿发育正常;起病后病儿逐步出现运动减少,肌张力降低 ,步态蹒跚,维持姿势困难,不能独立站,坐,甚至抬头困难,体格检查可见肌张力降低,腱反射降低或消失,视盘苍白,锥体束征阴性,脑电图正常或有慢波增多,脑脊液压力正常,可有轻度蛋白质增高,此期持续数周至数个月。
第2期:病儿进行性智能减退 ,语言减少到消失,对周围环境逐步反应减少,尖叫而卧床不起 ,体格检查可见瞳孔光反应迟钝 ,视盘苍白萎缩,面无表情,吞咽动作缓慢,四肢肌张力增高,肢体伸直,腱反射亢进 ,病理锥体束征阳性,但躯干和颈肌肌张力正常或偏低,脑脊液压力,细胞正常,蛋白质明显升高,脑电图出现弥漫性慢波灶,此期病程可持续一至数年。
第3期:为晚期病症,病儿对外界极少反应,常有抽搐 和肌阵挛 发作,呈现特殊的去皮质强直体位,头后仰,项强直,肌强直,四肢腱反射极难引出,两侧锥体束征阳性,瞳孔散大而对光反应极差,眼球游动或是有“玩偶”眼征,吸吮和吞咽严重障碍,脑电图出现弥漫性慢波和散在的棘波,脑脊液蛋白质进一步增高,达1g/L以上,多数病儿多次继发感染 ,常于5~6岁左右病故。
少年型和成年型病者起病晚,进展缓慢,常有周围神经感觉缺失,晚期可有精神和行为异常。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