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一)治疗 治疗方面,开角型的青少年型青光眼可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原则治疗,但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手术效果也不理想。早期患者可先行药物治疗或试行小梁切开术或激光小梁成形术。多数患者因病情属中晚期而需作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性手术。闭角型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合并症多。有人对比了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的效果,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作为首选手术,外路小梁切开术在统计学上优于房角切开术。外路小梁切开术23只眼中19只眼(83%)获得成功,而房角切开术的24只眼中只有8只眼(33.3%)成功(P=0.003)。 2.需要多次手术控制眼压者,房角切开术的12只眼行手术31次,平均每眼2.58次。而外路小梁切开术的8只眼只需13次,平均1.63次。 3.远期效果(手术后1年随访),行房角切开术的23只眼中有20只眼失败,占86.95%。外路小梁切开术的8只眼中有6只眼失败,占75%。国内材料报道了少数病例2年的随访结果,小梁切开术的成功率50%左右。滤过性手术的3年随访手术成功率为69.5%~76.5%。在术后长期追踪观察(3~16年)的患者中有几种严重的晚期合并症发生: ①视网膜脉络膜脱离; ②长期低眼压; ③巨大滤过泡形成; ④滤过泡破裂或感染。 (二)预后 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处理都比较困难,手术预后不理想,应加强随访并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