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原发性脾淋巴瘤

原发性脾淋巴瘤 (PSL)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原发性脾淋巴瘤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低热 恶心 乏力 腹部不适 呼吸困难 结节 胸腔积液 腹部肿块

  • 建议就诊科室:

    外科 肝胆外科 普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染色体 酸性磷酸酶 血红蛋白 血涂片 红细胞沉降率(ESR) 骨髓象分析 脾脏超声检查 腹部MRI检查 腹部CT

重点检查项目

1.外周血: 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减少。 2.血沉增快: 免疫球蛋白增高。 3.骨髓象: 可见淋巴瘤细胞浸润,其阳性率可达40%。 4.组织活检:手术者,可组织活检,证实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 5.CT扫描或MRI :显示脾脏明显增大,CT呈低密度改变,MRI在T1加权相呈中低信号,T2加权相呈高信号。 6.B超检查: 呈低或无回声的单发或多发结节状密度影,但也可表现为脾均质性增大,脾肿瘤尚可侵及邻近器官,如左肾包膜,胰腺,肝脏,胃大弯及左膈肌等。

诊断鉴别

诊断 诊断PSL应首先排除淋巴瘤继发性脾脏受侵。 Gupta曾提出诊断原发性脾淋巴瘤的4项标准:临床主要症状为脾大及伴有腹部不适 ,受压症状;临床生化,血液学及放射学检查能排除其他处病变的存在;肝活检阴性,且肠系膜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无淋巴瘤;诊断脾淋巴瘤后到其他部位出现淋巴瘤的时间至少6个月。 1996年Ahmann将PSL分为3期:Ⅰ期肿瘤仅限于脾脏;Ⅱ期除脾之外已累及脾门淋巴结;Ⅲ期已累及肝脏或脾门组织以外的淋巴结。 鉴别诊断 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是一种伴有染色体 异常的骨髓恶性增生性疾病。 (1)临床症状:在非急变期并不典型,可有乏力,多汗,消瘦。 (2)脾脏:肿大占92%,其中巨脾占86%。 (3)外周血:白细胞多在30×109/L以上,涂片 分类呈百花异样(即血片中存在各种和各阶段血细胞,如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中幼红和晚幼红等细胞)。 (4)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 (6)染色体异常。 2.毛细胞性白血病 :是一种特殊类型白血病,其特征是细胞膜有毛状物,或似发卡,裙边,锯齿,因而称之毛细胞性白血病。 (1)临床特点:多有贫血 ,发热,肝脾肿大,病程进展缓慢。 (2)实验室检查:外周和骨髓可见毛白血病细胞。 (3)组织化学染色:为酸性磷酸酶 阳性,且不被酒石酸盐抑制。 (4)脾脏: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脾脏肿大,常在肋缘下10cm以上。 3.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的一种类型,临床症状较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明显,病程进展较快,常有脾大而淋巴结肿大不显著。 (1)临床特点:症状期短,乏力,多汗,消瘦。 (2)脾脏:肿大明显,多在肋缘下10cm以上,淋巴结较少肿大。 (3)实验室检查:血涂片 及骨髓见大量幼淋巴细胞,其特征是几乎所有淋巴细胞均可见到核仁。 4.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是一种淋巴细胞的增生与蓄积性疾病,临床上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其自然病程较长。 (1)临床症状:早期不典型,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乏力,发热,出汗,皮肤瘙痒。 (2)脾脏:肋缘下肿大>10cm的在90%以上。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涂片成熟淋巴细胞大于60%,其绝对值≥6×109/L,持续3个月。 (4)骨髓象:增生活跃,成熟淋巴细胞≥40%。 (5)组织活检:成熟淋巴细胞浸润表现。 (6)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淋巴细胞增多。 5.骨髓纤维化 :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骨髓以纤维组织所代替致造血障碍,骨髓检查呈干抽现象,常有髓外造血表现。 (1)临床发病多在40岁以上,乏力,低热,脾脏肿大。 (2)贫血(外周血检查):为幼粒-幼红细胞性,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降低,可见泪滴红细胞。 (3)骨髓象:多次干抽,增生低下。 (4)骨髓活检:病理具有特征性改变。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