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 (Bielschowsky综合征,Bielschowsky-Jansky综合征,Döllinger-Bielschowsky综合征, Bernheime)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痴呆 抽搐 共济失调 光反射消失 肌张力减低 肌阵挛 腱反射亢进 惊厥 视神经萎缩 瘫痪

  •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神经内科 儿科学

  • 易感人群:

    儿童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对症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染色体 脑脊液蛋白 脑电图检查 心电图 视力 婴儿智力测试

重点检查项目

1、脑电图改变:有阵发性2、5~4c/s慢波和非典型棘慢波。 2、视网膜电流图:视网膜电流图异常可作诊断参考。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患儿末梢血淋巴细胞有空泡。多核白细胞有嗜苯胺蓝性颗粒增多。脑脊液蛋白 有轻度增加,不超过80mg/L,皮肤、肌肉、直肠黏膜活检可用组织化学方法和电镜检查沉积物。也可收集尿沉淀物作电镜检查诊断本病,更为简便。 Tay-Sachs病(Ⅰ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此即为早已熟知的婴儿黑矇性家族性痴呆的检查: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前,脑电图检查多属正常范围。出现症状后可逐渐出现阵发性高频慢波的爆发,或伴有多相棘波和高幅失律状态等形式。晚期可见多数低幅的慢波活动。心电图有1/3的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转氨酶等活力可比正常值增高。血中唾液酸球蛋白复合体也较正常儿童含量增多。但以上的各项检查都没有特异性。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与GML神经节苷脂沉积症鉴别。 GML神经节苷脂沉积症自婴儿期发病,是一种进行性脑变性疾病及黏多糖病样外形为其特征的疾病。 GML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患儿在出生时多正常,在生后3~6个月出现症状。初期小儿对声音、光线或触摸刺激的反应有些过敏,以后则逐渐变得易激惹,或出现跳跃样肌阵挛。再后则全身肌张力下降,头部下垂,头、颈和躯干的关系失调。此后的3~4个月中进展迅速,肌阵挛愈加频繁,有时出现惊厥。肌张力初期低下,后期逐渐变为增高,并可出现角弓反张状态。大约在半岁以后眼底可能见到黄斑部的樱红斑 点,具有协助诊断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出现视盘苍白或网膜色素变性,以致婴儿视力 逐步减退而达黑矇。但瞳孔对光反应在早期仍保留,到晚期才受损。随着时间的推移,惊厥的频度和程度也不断增加,既可是全身型也可是阵挛型。病程通常持续6~8个月,死于吸入性肺炎 或其他继发性感染。终期则处于无反应状态,不能吸奶和频发角弓反张,能存活到2岁以上的很少。 GML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存在于正常大脑皮质和白质中,在内脏中也有少量,在多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正常的分解代谢中也可形成。 由于β-半乳糖苷脂酶活性的缺乏,使GML神经节苷脂分解代谢发生障碍,致使GML神经节苷脂发生沉积。在脑中沉积可致严重的神经细胞损害,并伴脱髓鞘和神经胶质增生。受累的神经显示有膜状胞浆小体(cytoplasmic membranous bodies),就像在Tay-Sachs病所见到的。本症为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