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遗传性肾炎

遗传性肾炎 (Alport综合征)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遗传性肾炎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血尿 听力缺陷 蛋白尿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肾病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染色体 尿常规 肾脏切片

重点检查项目

血尿和蛋白尿,男性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开始时只是微量蛋白尿,尿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常发展至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可有血小板缺陷及明显出血倾向。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可有尿素氮、肌酐增高等改变。 1.光镜 光学显微镜下肾脏病变无特异性。疾病早期肾小球病变大致正常,仅有轻度局灶节段性系膜组织增生,随病变进展,肾小球渐发展至肾小球硬化,晚期肾小球出现纤维化及球性硬化,肾间质可从炎症细胞浸润发展到纤维化,并伴肾小管萎缩。 本病在肾脏皮、髓质交界处常见间质泡沫细胞。此泡沫细胞胞质含有中性脂肪、黏多糖、胆固醇及磷脂。该病变非本病特异,但在本病出现率高,对提示本综合征仍有重要意义。 另外,有10%~25%的Alport综合征病人具有胎儿型肾小球。胎儿型肾小球也能见于非Alport综合征儿童,尤其是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婴儿,但5岁后,非Alport综合征就很难再看到这一病变。此胎儿型肾小球主要见于10岁前患儿,尤其是5岁前的婴幼儿。成人Alport综合征患者少见。 2.电镜 肾小球基底膜(GBM)的超微结构改变对本病有诊断意义,而且早于光学显微镜改变。其主要病变有3种:GBM增厚、变薄及两者相间。变薄的GBM常仅达正常厚度的1/4,多见于儿童及女性;增厚的GBM的可达正常厚度的2~5倍,其上皮侧缘常呈不规则波浪形,增厚的致密带纵向劈裂分层,相互交错成网,网眼中含有类脂颗粒,多见于成人及男性。如果增厚的GBM广泛存在,并与变薄的GBM相间出现,对本病诊断极有意义。不伴GBM增厚的纯GBM变薄更常见于良性家族性血尿即薄基底膜性肾病。有作者发现GBM增厚及破裂程度与蛋白尿程度相平行,GBM明显增厚及破裂者疾病常进展,预后差(男性患者尤其如此)。 3.免疫荧光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多数呈阴性,提示无体液免疫参与致病。但偶尔也能见到少数肾小球毛细血管有IgM和C3沉积。免疫荧光检查还发现,Alport综合征病人的GBM缺乏Goodpasture抗原,也缺乏淀粉样蛋白P。淀粉样蛋白P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浆和GBM中,Alport综合征患者GBM缺乏淀粉样蛋白P的意义尚待研究。 又有作者用Alport综合征患者肾移植后产生的抗GBM抗体或直接用抗α5(Ⅳ)抗体,去孵育酸-尿素处理的本病患者皮肤切片,结果Alport综合征男性患者的表皮基底膜完全不着色,女性患者仅节段性着色,与GBM染色结果相似,该发现在理论上提示本病患者的GBM及表皮基底膜缺乏Goodpasture综合征抗原,而在实践上有可能提供一个诊断本病的手段。

诊断鉴别

目前诊断Alport综合征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族史、组织基膜IV胶原ɑ链免疫荧光学检查、肾组织活检电镜以及基因分析。 1、 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血尿及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同时伴有耳病变(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圆锥形角膜、前球形晶状体、黄斑中心凹微颗粒等)肾外表现。 2、 家族史 应具有阳性的家族史。应尽可能绘制详细、客观的系谱图,尤其注意调查家系成员的尿检结果、肾功能情况、是否伴有耳聋及眼部异常等。 3、 组织基膜IV胶原ɑ链免疫荧光检查 应用抗IV胶原不同ɑ链单克隆抗体,在肾活检以及简单易行的皮肤活检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可用于诊断X连锁遗传型Alport综合征患者、筛选基因携带者以及判断遗传型。 4、肾活检组织电镜检查 根据电镜下肾小球基膜典型病变可以确诊。然而年幼小的男性患者、任何年龄的女性杂合子以及个别成年男性患者的肾组织病变仅仅为肾小球基膜弥漫性变薄或以该病变为主。 5、基因分析 对于确定遗传型、基因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十分重要,也有助于临床和病理检查结果均不确定病例诊断。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