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反复出血 咯血 内脏出血 胃肠道出血 血管壁变薄 血尿
血液科 内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膀胱镜 腹腔镜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出血时间 血管造影 肠镜 胃镜 血管镜
重点检查项目本病的实验室诊断无特异性指标,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若反复多次出血,可导致继发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时间多正常,少数患者可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以阳性;甲皱毛细血管镜 检查,见到毛细血管扩张,排列不齐或扭曲;少数患者可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凝血因子缺乏。 行纤维内镜(支气管镜,膀胱镜,胃镜 ,肠镜 ,子宫镜,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肺动静脉瘘者可作肺血管造影 以证实。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鼻出血 和齿龈出血 ,儿童期即可出现,随着年龄增长,鼻出血渐渐减轻,而胃肠道出血 ,咯血 ,血尿 等内脏出血 逐渐增多。 主要根据: ①同一部位反复出血,未能找到其他原因; ②面部,口腔,鼻多灶性皮肤或黏膜毛细血管扩张; ③阳性家族史; ④病变部位血管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血管壁变薄 ,缺乏弹性纤维,平滑肌等。 出血若为内脏为主,且无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 存在,亦无阳性家族史者,诊断较困难。 诊断评析:如果有皮肤,黏膜典型的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和同一部位反复出血,诊断本病多不困难,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大多患者问不到家族史;还有些患者并无皮肤,黏膜病灶而以内脏大出血为首发表现;有些患者50岁以后才首次发病,这些均会给诊断带来一定难度,并可能由此漏诊,对于消化道出血而怀疑本病者应及早行内镜检查,并仔细检查鼻和口腔有无毛细血管扩张灶,以助诊断,对于胃肠道病变应慎用活检,以免发生严重出血,对于内镜未能探查到病变的胃肠道间断出血,可行血管造影,CT及B型超声波检查对于发现微小病变帮助不大。 鉴别诊断 1.蜘蛛痣 : 发生于肝病,妊娠,营养不良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由扩大的小动脉及其分支组成,中心隆起,可见搏动,大小约3~10mm,呈蜘蛛状有伪足,压之退色,一般分布于颈,面,胸,腰部,不发生于黏膜。 2.角化性血管瘤 : 见于壮年及老年人,多分布于上肢和躯干部,不发生于黏膜,内脏,可高出皮面,表面有过度角化,色鲜红,边界清楚,压之不退色,触之质硬,无搏动,病灶无出血倾向,长期观察,有缓慢长大趋势。 3.小静脉扩张: 多见于老年人,常分布于口腔,颊黏膜,大腿内侧,扩张的小静脉呈条状,扭曲状,高于皮面和黏膜面,无搏动感,不会自发性出血。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