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屑 脓疱 皮肤发红 皮肤干燥 丘疹 瘙痒 湿疹 水肿 血痂 特禀体质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淋巴细胞数 皮内试验 皮肤真菌镜检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外周血 嗜酸粒细胞常明显增高。T淋巴细胞数减低,其中CD8低下明显。B淋巴细胞数常见增高。血清中IgE大多数明显增高。IgG、IgM可有轻度增高,大多数可有IgA低下。 2.皮试 (1)Ⅰ型:速发型皮试反应常阳性。现一般采用挑拨或划痕法,常用的变应原有真菌、花粉、屋尘、尘螨、毛屑等。但应注意,阳性并不一定为AD的致敏原。 (2)Ⅳ型:迟发型过敏试验,常低下。一般在前臂屈面作皮内试验 。常用的抗原有结核菌素、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双链酶(SD-SK)、癣菌素、念珠菌素、腮腺炎疫苗等。也有采用植物凝集素(PHA)作皮内试验的。此外,尚有DNCB斑贴试验。在AD患者常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 3.病理生理性皮试 (1)皮肤白色划痕试验:用钝头棒在正常或皮损 处加压划痕,约15s后出现白色划线以替代红线为阳性。 (2)乙酰胆碱迟缓发白反应:乙酰胆碱作用浓度范围为1∶100~1∶100万,常用浓度为1∶10000。皮内注射0.1ml后,在正常人15s出现局部潮红、出汗和鸡皮症,持续3~4min后消退。患者通常在皮试后3~5min出现白色反应,长者可持续15~30min。 (3)组胺试验 :常用浓度为1∶10000,皮内注射0.1ml后30s潮红不明显或缺乏为阴性。 上述各项试验在AD患者的皮损和正常皮肤上均易出现异常反应,特别在皮损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但以在正常皮肤上出现异常反应的意义为大。 组织病理:无特异性。急性期,在表皮可见棘层肥厚,细胞间水肿或海绵形成,在表皮海绵形成区和真皮上层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间或有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细胞,真皮水肿。随着湿疹性炎症减退,苔藓化损害出现,组织像也发生相应改变,表现为明显的表皮增生,稍有或无海绵形成。真皮乳头层增厚伴有中度密集炎症细胞浸润,LC数量增加,有时伴有较多的EOS。用抗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免疫酶标法染色,证实真皮浸润的主要为T淋巴细胞(CD4 ),并有HLA-DR抗原,提示具有活化特性。此外,也有报道尚见大量肥大细胞和嗜色素细胞。在苔藓化损害的表皮内部LC明显增多。
诊断鉴别诊断 1.个人或家庭中的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遗传性过敏性皮炎。 2.各期皮疹特点及好发部位,除婴儿期外,皮疹多为干燥,易呈丘疹、痒疹、苔藓样损害,冬春较重,病程较长。 3.剧烈瘙痒,出汗及精神紧张 时瘙痒剧烈。 4.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IgE升高及T抑制细胞降低。 5.吸入物或食物过敏 ,皮试常呈阳性反应。 6.白色划痕症和延迟苍白反应。 鉴别诊断 1.湿疹 皮肤损害与本病类似,但无一定的好发部位,家族中无“异位性”病史。 2.小儿痒疹 无家族中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及过敏病史,血清中无特异性抗体,仅见于小儿。 3.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家族中无“异位性”病史,血清中无特异性抗体,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不高,多为成人,无婴儿、儿童湿疹病史。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