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发性红色斑块 甲营养不良 结痂 剧痒 溃疡 淋巴结肿大 瘙痒 湿疹 脱发 颜面受累时褶皱加深形成“狮面”
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尿常规 毛发 骨髓象分析 红细胞沉降率(ESR) 浆细胞 血常规 血红蛋白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便常规 免疫学检测 皮损
重点检查项目1.外周血: 早期血红蛋白正常,晚期可有轻度贫血,有些病例白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减少,这在广泛性斑块和肿瘤期患者中尤为常见,提示预后差,约20%病人外周血中可找到异常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数的6%~35%,大多在20%以下。 2.皮损 组织:淋巴结找到Sezary细胞。 3.血沉: 80%的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沉增快。 4.免疫功能检测 :细胞免疫反应呈阴性或低于正常,荧光检查示血管壁中有IgG,IgA,IgM和IgD沉积。 5.骨髓象: 局限性皮损期骨髓很少受侵,偶见浆细胞 增加,但有SS病人骨髓受侵率明显增加。 6.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X线,CT,B超,及生化等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确诊,但MF斑片和斑块早期皮损的临床和病理特异性不明显,常给诊断带来困难,斑片性皮损与多种炎性皮肤病相似,有些与MF关系密切,甚至不可区分,但临床可疑时,应行活检病理检查,密切结合临床,诊断应谨慎。 鉴别诊断 1.皮炎湿疹 类皮肤病 :皮损 中常见表皮细胞间的水肿 ,伴散在分布或聚集的淋巴样细胞,有时与MF斑片中的向表皮性浸润细胞和Pautrier微脓肿 相似,但这类皮损中常见变性,崩解的角朊细胞,角朊细胞的残留部分呈星状彼此相连,而MF往往无明显细胞间水肿,Pautrier微脓肿内一般无积液,这两点可供鉴别,但需结合临床。 2.苔藓样皮炎类皮肤病:常见者如扁平苔藓 ,药物反应和神经性皮炎 ,组织学上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并可呈向表皮性,其形态与早期MF细胞相似,因此,见到上述苔藓样组织反应时,应注意与MF斑片期的鉴别。 3.银屑病 样皮炎类皮肤病: 常见者如银屑病,毛发红糠疹 和玫瑰糠疹 等,不典型病例的组织学,可与MF斑片期相似,需结合临床随访区别。 4.光化性网状细胞增生病: 临床和组织学上有时与MF难以鉴别,须结合病史,光试验或光斑片贴试验。 5.淋巴瘤 样丘疹: 组织学上B型淋巴瘤样丘疹也可有胞核深染,不规则多形的不典型细胞,常须结合临床病史与MF区分,并应注意本病少数可转变为MF。 6.大细胞性淋巴瘤: MF肿瘤期瘤细胞常与皮肤大细胞性淋巴瘤相似,但两者病史往往不一样,后者的肿瘤细胞可对CD30呈阳性反应。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