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先天胃壁肌层缺损)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肠麻痹 肠鸣 肠鸣音消失 腹壁静脉怒张 腹膜炎 腹胀 急腹症 精神萎靡 水肿 脱水

  •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外科 儿科学

  • 易感人群:

    新生儿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胸部平片 胸部B超 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腹腔穿刺 腹部平片

重点检查项目

外周血象感染时外周血象白细胞明显增高;血生化应查血钠,钾,氯,钙和血pH值;出现腹膜炎时,腹腔穿刺 液白细胞常>1000/mm3,以粒细胞为主,腹水pH 7.35~7.24(正常7.45)。 常规做B超,X线检查,包括胸片,腹部平片 。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确诊有赖于手术与病理诊断,但X线检查仍然是本病检查的首选方法,对早期发现胃穿孔,早期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X线检查可发现气腹,液气腹,在不同体位中可见到如下征象:马鞍征,胃泡征消失,铅笔线征,足球征,镰状韧带征,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常并胃穿孔,可有特征性的X线表现,卧位腹部平片可见腹胀,气体增多,呈“足球征"; 立位腹部平片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膈肌升高,横贯全腹的气液平面,胃泡消失等征象;水平侧位见腹壁下大量游离气体及显示肠管前缘轮廓,且见长液气平面,上述特征性X线表现,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早期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生后3~5天突然出现进行性腹胀,伴呕吐,呼吸困难,青紫,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 ,应考虑本病可能,若穿孔,腹部X线卧位片有大量气体和液体,立位可见膈肌升高,膈下,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气体,两侧肝脾阴影移到中腹部脊柱两旁,胃泡影消失,肠充气少,液体积聚于下腹部,可见一横贯全腹的液平,未穿孔或穿孔较小时,仅可见胃扩张 无力 ,形态特殊,钡餐造影,显示胃蠕动弱,明显扩张,幽门开放延迟。 鉴别诊断 1.新生儿期其他原因所致胃穿孔 溃疡,机械性损伤,肠梗阻 等所致的穿孔。 2.胎粪性腹膜炎 患儿常无胎粪,或较少胎粪排出,X线显示肠管粘连,肠腔充气扩张,有多个液平,腹腔内,膈下游离气体较少,胃泡影正常,有时可见钙化影。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