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先天肾病综合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抽风 蛋白尿 角膜混浊 静脉血栓 两性畸形 弥漫性系膜硬化 皮质激素升高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硬化

  • 建议就诊科室:

    肾病内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见于婴幼儿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胆碱酯酶 肾脏超声检查 尿液分析 肾功能检查 肾脏切片

重点检查项目

一般检查 1.羊水AFP水平增高: 是FNS患儿的特征性改变,由于在宫内排蛋白尿,在妊娠16~22周时,羊水的AFP水平增高;先天性神经管发育不全,也可出现羊水AFP水平增高,但其胆碱酯酶 水平常同时增高可资鉴别。 2.尿的改变: 患儿常有蛋白尿,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镜下血尿,起初蛋白尿为高选择性,而后渐变成非选择性。 3.低蛋白血症: CNS患儿血白蛋白水平很低,通常少于10g/L。 4.肾功能不全: 病初肾功能正常,但能迅速进展至肾功能衰竭,血尿素 氮,肌酐升高以及血红细胞增多。 5.其他: 继发性CNS同时有原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如先天性梅毒,VDRL试验阳性;弓形虫,风疹,巨细胞,肝炎病毒感染,其抗体滴度升高。 肾活检:检查可见以下改变: 1.光镜: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肾小球可能正常,也可能呈现局灶节段性硬化,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呈现囊性扩张,在疾病的晚期阶段,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塌陷,呈现弥漫性硬化;肾小管广泛扩张,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在DMS的早期阶段仅有足突细胞的肥大,足突的融合,系膜基质的增殖;晚期阶段,大多数肾小球呈皱缩硬化的毛细血管襻沿着空泡变性的上皮细胞排列,小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 2.免疫荧光: 早期正常;晚期在系膜区可有少量的IgM和C3沉积,可以是阴性,在系膜区或硬化的肾小球区域可能有IgM,C1q,C3沉积。 3.电镜: 内皮细胞肿胀,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基膜皱缩等,基膜不规则增厚,正常的三层结构代之以一层杂乱无章,透明的,电子致密物,在基膜可见到大量的细丝状物质,足突融合,系膜基质膨胀。 (1)芬兰型:肾脏病理检查光镜下特征为近曲小管呈囊样扩张,因此从前曾将此病命名为婴儿微囊病,早期肾小球正常,而后系膜增生,晚期肾小球硬化伴间质纤维化,电镜显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弥漫足突融合,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2)非芬兰型:肾脏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硬化或局灶肾小球硬化。 (3)继发性先天性肾病:随着病因的不同,继发性CNS在病理改变上常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如先天性梅毒感染:光镜常表现为膜性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偶尔也伴有新月体的形成,间质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可发现在系膜沉积区域有梅毒螺旋体抗原存在;电镜下可发现沿着基膜有小结节致密物在内皮下沉积,另如汞中毒,弓形虫,风疹,巨细胞,肝炎病毒感染常呈现免疫复合物肾炎的病理改变特征;此外,在巨细胞感染的病人,内皮细胞中可见巨细胞包涵体存在。 4.其他应常规做B超,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出生3个月内出现的肾病综合征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1.芬兰型 (1)临床诊断:依赖于有无家族史;宫内已有蛋白尿,于临床出现症状时,血中白蛋白多已<10g/L,当纠正血中白蛋白至15g/L时,尿中蛋白可>20g/L; 胎盘大(>出生体重的25%);临床表现为6个月内GFR常仍系正常;除外其他已知病因;肾活体组织检查有特征性病理改变。 (2)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常借助于羊水中的甲胎蛋白(AFP)检查,该检查是一种正常的胎儿期的蛋白,由胎儿肝,卵黄囊及消化道合成,其分子大小及电化学特性与血中白蛋白者相似,妊娠13周时胎儿血中浓度达到高峰,当胎儿发生蛋白尿时,则AFP随尿蛋白 进入羊水中,故对曾分娩过本病小儿的孕妇于再次妊娠11~18周时检测羊水的AFP可有助于产前诊断,但应注意此种蛋白之增高还可见于有神经管畸形的小儿,但神经管畸形者除羊水中AFP增高外,胆碱酯酶也增高,可资鉴别,此外AFP还可见于双胎,Turner综合征等。 2.非芬兰型 本病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在3个月至3岁的儿童中发病,偶尔也见于出生时或出生后3个月内,病理学特征是肾小球弥漫性系膜硬化或增生硬化,局灶节段性硬化,肾小管呈囊性扩张,以深皮质层最显著,临床上这些患儿绝大部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较为迅速地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3.Drash综合征 Drash综合征表现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于Wilms瘤和(或)男性假两性畸形,其他相关的病变如白内障,角膜混浊,小头,斜视,眼球震颤及眼距过宽等,该综合征常在同胞中出现。 4.继发性先天性肾病 继发性CNS除了肾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常伴有一些特有原发疾病的临床紊乱症状,可与原发性CNS相鉴别,如先天性梅毒病人,VDRL试验为阳性;如弓形虫,风疹,巨细胞,肝炎病毒感染,其抗体滴度升高。 鉴别诊断 1.芬兰型与非芬兰型CNS相鉴别 能引起原发性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者,除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外尚可由非芬兰型即弥漫性系膜硬化引起,后者围生期无异常,胎盘大小正常,起病虽也可早在新生儿期,但多在出生3个月以后,本症较早进入肾功能减退,因尿毒症 而死亡,病理上早期为系膜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塌陷,并无细胞增生;后期则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此外偶见由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硬化病理改变引起者,其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应同年长儿。 2.遗传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者相鉴别 继发性CNS因原发病的治疗(如继发于梅毒 的抗梅治疗)可望肾病缓解,结合引起继发性者的原发病本身其他临床和化验表现,多可明确诊断,小婴儿有不能解释的肾病综合征伴外生殖器异常,则应考虑到Drash综合征,此征Drash 1970年报告,表现为肾胚胎瘤 (Wilms瘤),男性假两性畸形及肾脏受累(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部分病例仅有二联表现,其肾脏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硬化(diffuse mesangial sclerosis)和肾小管萎缩,其病变于肾皮质表层的肾小球重于近髓质者。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