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脊柱裂 马蹄内翻足
骨科 矫形骨科 骨外科
幼儿
无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肌电图 关节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均能作出诊断,一般不需依据X线检查确诊,但对于判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X线摄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新生儿足部X线片可见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马蹄内翻足的病儿足部诸骨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晚,舟骨在3岁后方才出现,跖骨干生后骨化良好。 1.正位片 正常的足距骨纵轴与跟骨纵轴之间有30°左右的夹角,若小于20°,示足后部内翻,正常足第1跖骨与距骨纵轴,第5跖骨与跟骨纵轴平行或交叉角小于20°,大于20°时,示足前部内收。 2.侧位片 正常足距骨纵轴与第1跖骨平行,在马蹄内翻足患者则二者相交成角。
诊断鉴别诊断 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蹠屈内翻畸形。 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蹠屈,跟骨内翻蹠屈,跟腱,蹠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3.站立行走时蹠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蹠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蹠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鉴别诊断 1、新生儿足内翻: 新生儿足内翻与先天性马蹄足外观相似,多数为一侧,足呈马蹄内翻但足内侧不紧,足可以背伸触及胫骨前面,经手法治疗1~ 2 个月可完全正常。 2、神经源性马蹄足: 神经改变引起的马蹄足,随儿童发育畸形逐渐变的明显,应注意肠道和膀胱功能有无改变,足外侧有无麻木区,特别注意腰骶部小凹或窦道及皮肤的色素改变,必要时应行MR I 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脊髓栓系,肌电图及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对了解神经损伤有帮助。 3、脊髓灰质炎 后遗马蹄足: 出生时足部外观无畸形,发病年龄多在6 个月以上,有发热史,单侧多见,伴有腓骨长短肌瘫痪 ,早期无固定畸形,大小便正常,可以有其他肌肉瘫痪。 4、脑瘫后马蹄足: 围产期或生后有缺氧史,大多于出生后就发现异常,马蹄足畸形随生长逐渐明显,但在睡眠中可消失或减轻,一经刺激畸形更明显,马蹄为主,内翻少,无内收,畸形多为双侧性或同侧上下肢,双下肢交叉步态,下肢肌痉挛明显,常伴有智力减退。 5、多关节挛缩症: 马蹄足呈双侧性,足畸形为全身多个关节畸形的一部分,全身大多数肌肉萎缩,变硬,脂肪相对增加,马蹄足僵硬不易矫正,髋,膝关节常受累。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