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 无力 下肢短缩
骨外科 骨科 创伤骨科 骨关节科
婴幼儿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髋臼指数 CT检查 钼靶X线检查 体温测量 脉搏
重点检查项目1.Von-Rosen(外展内旋位)摄片法 婴儿仰卧,使其两髋伸直并外展45°,尽力内旋位摄片,正常时,股骨干轴线的向上延长线经髋臼外缘相交于腰骶平面以下,但髋关节脱位时,此线则经髂前上棘相交于腰骶平面以上,然而,个别患儿的髋关节脱位在外展,内旋位有自然复位的可能,结果表现正常,本法测量较为可靠,适用于新生儿期股骨头骨化中心尚未出现者。 2.Perkin象限 股骨头骨骺核骨化出现后可利用Perkin象限判断髋关节的脱位情况,即在两侧髋臼中心间连一直线,称为H线,再从髋臼外缘向H线做一垂线(P线),将髋关节划分为四个象限,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内,在外下象限时为半脱位,在外上象限内时为全脱位。 3.髋臼指数 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其与H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指数,其正常值为20°~25°,小儿开始步行后,此角逐年减小,至12岁时基本恒定于15°左右,髋关节脱位时此角明显增大,甚至在30°以上。 4.CE角 也叫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即股骨头中心点至YY线的垂线与髋臼外缘和股骨头中心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其意义是检测髋臼与股骨头的相对位置,对髋臼发育不良或髋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有价值,正常为20°以下。 5.Shenton线正常时,闭孔上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线相连形成一条连续的弧线,称为Shenton线,髋关节脱位时此线中断。 6.Simon线 是髂骨外侧缘至髋臼的外上缘,然后向下,向外,沿股骨颈外缘形成一条连续的纵弧线,髋关节脱位时,此弧线也中断。 7.髋关节造影术 在婴儿期,股骨头尚未骨化,髋关节绝大部分属软骨,在X线片上不显影,故髋关节造影术有利于观察关节的透亮部分和软组织结构,方法是:患儿平卧位,全身麻醉,在无菌操作下,自髂前上棘以下1.5~2cm插入18号带有针芯的穿刺针,进入皮肤后,向下,向内对准髋臼,直至触及髋臼,然后转向外进入关节囊,注入造影剂,在正常髋关节可观察到: (1)股骨头的大小和形态。 (2)髋臼的软骨缘。 (3)环状区,即环绕关节囊的区域,可见透明区环绕股骨颈,将造影剂一分为二。 (4)横韧带,表现为造影剂内下的压迹。 (5)圆韧带。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如关节盂缘内翻,可在股骨头与髋臼间有充盈缺损,关节囊有明显收缩,髋臼内有带状阴影,表明为肥厚的圆韧带。 8.CT检查 近来有些学者用CT检查婴幼儿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看到骨的缺损,髋臼变形引起脱位,并能看到骨的变化,软组织的嵌入,股骨颈的前倾及股骨头脱位的程度。
诊断鉴别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X线片检查及测量,即可成立诊断。 注意应与髋关节滑膜炎相鉴别。髋关节滑膜炎(Hip synovitis)又叫髋关节一过性(暂时性)滑膜炎,是一种多发性疾病。3-10岁以下的儿童易患髋关节滑膜炎,其中以男性较常见,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发病高峰3~6岁,右侧多于左侧,双侧髋关节发病的占5%。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创伤、细菌感染及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有关。起病或急或慢。患儿述说大腿和膝关节前面或者侧方疼痛,查体可发现避痛性步态,髋关节前面有触痛,活动范围受限并感到不适。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