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淋巴结肿大 皮肤斑丘疹 肝脾肿大 黄疸 紫癜 前囟饱满 耳聋 溶血性贫血 动脉导管未闭 角膜混浊
小儿感染科 儿科学
新生儿
母婴垂直感染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病毒感染免疫检测 抗风疹病毒抗体(RuV) 风疹病毒抗体IgG 白细胞分类计数 心电图 脾脏超声检查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颅脑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血清抗体检测: 包括血凝抑制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学检查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1)风疹病毒IgG测定:可用多种方法测定,母亲感染风疹后,风疹特异性抗体IgG急性期水平是恢复期水平的4倍或更高,生后6~12个月风疹特异性抗体IgG持续阳性,提示先天性感染。因IgG抗体可透过胎盘,但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抗体2~3个月消失,故出生3个月即使IgG抗体阳性,不能判定婴儿感染,如生后5~6个月婴儿风疹IgG抗体阳性,提示为先天性风疹感染。 (2)风疹病毒IgM抗体测定:风疹特异性抗体IgM升高也提示孕母或婴儿的风疹感染,孕妇疑有风疹感染,如特异性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说明孕妇有原发性风疹感染,如在孕早期,可考虑做人工流产,如测定胎儿血中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新生儿或脐血测得风疹病毒IgM抗体,可诊断为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 (3)快速诊断:采用直接荧光试验法,在咽分泌物可查见风疹病毒抗原。 3.分离病毒: 出疹前后7天和出疹后5天内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血液,脑脊液,粪和尿或其他病理组织中分离出风疹病毒,孕妇可从绒毛组织或羊水中检测风疹病毒,通过从羊水中分离风疹病毒,或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绒毛膜活检标本的检查进行围生期诊断,除此之外,还可用单克隆抗体和PCR技术检测病毒,先天性风疹患儿出生后长期排毒可达数周至数月之久,一般感染重者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病毒分离阳性率随出生后月龄增长而降低,除少数病儿之外,一般在1岁以后不能再分离到病毒。 1.X线检查: 了解心脏和肺部病变情况,可发现间质性肺炎改变和先天性心脏病表现,长骨X射线可见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的骨骺端密度减低。 2.心电图: 随心脏损害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3.B超: 明确各种先天性心脏畸形,肝脾肿大等。 4.脑CT扫描: 可见脑室扩大,尤其是由于小脑萎缩引起的第四脑室扩大。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孕妇于妊娠初期有风疹接触史或发病史,并在实验室已得到证实母体已受风疹感染。 2.出生后有异常表现 :小儿有一种或几种先天缺陷的表现。 3.查出特异性IgM抗体 :婴儿早期在血清或脑脊液标本中存在特异性风疹IgM抗体,可诊断为先天性风疹。 4.持续出现IgG抗体: 小儿在出生后8~12个月被动获得母体抗体已不存在时,连续血清标本中仍持续出现相当水平的风疹IgG抗体,均有助于先天性风疹的诊断。 先天性风疹的诊断有赖于病毒学及血清学的检查,对疑有先天性风疹患儿,咽分泌物,尿,脑脊液或其他病理组织中分离出风疹病毒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脑炎脑膜炎 :先天性风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占62%,生后数周出现脑膜炎,脑炎,进行性风疹全脑炎是发生于先天性风疹病儿的进行性神经病变,与其他病因引起的脑炎脑膜炎鉴别主要有:先天性风疹病常伴有先天性缺陷(例如耳聋 ,白内障 ,小头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 ),表现为进行性痉挛状态,共济失调 ,智能损害和惊厥。 如果一个先天性风疹的病儿出现进行性神经症 状,伴有脑脊液细胞计数 ,总蛋白含量和丙种球蛋白含量增高,脑脊液和血清中风 疹病毒抗体效价升高及从脑组织中发现风疹病毒,即可确诊。 2.其他宫内病毒感染: 宫内其他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 病毒,弓形体感染等的共同特点为:胎儿常有小头畸形,小眼畸形和视网膜病变 ,出生时多为低体重儿,由于病变广泛,新生儿期常有肝脾肿大和黄疸 ,晚期后遗症以耳聋,智力低下 ,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改变等多见,鉴别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