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绀 肢端凉 硬肿症 硬化 循环衰竭 休克 心音低钝 心力衰竭 无尿 微循环障碍
新生儿科 儿科学
新生儿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中医治疗
血压 血糖 血常规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红细胞电泳时间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心电图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重点检查项目(1)血常规: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 (2)DIC筛选试验: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6项检查: ①血小板计数:常呈进行性下降,约2/3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100000/mm3)。 ②凝血酶原时间: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d内者≥20s,日龄在第5d及以上者≥15s。 ③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s。 ④血浆凝血酶时间:新生儿正常值19~44s(年长儿16.3s),比同日龄对照组>3s有诊断意义。 ⑤纤维蛋白原<1.17g/L(117mg/dl),<1.16g/L(160mg/dl)有参考价值。 ⑥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生后1d正常新生儿的65%纤溶活力增强,可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故3P试验可以阳性,24h后仍阳性则不正常,但DIC晚期3P试验可转为阴性。 (3)血气分析: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 (4)血糖常降低,可有肌酐,非蛋白氮增高。 (5)超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6)心电图改变:部分病例可有心电图改变,表现为Q-T延长,低血压,T波低平或S-T段下降。
诊断鉴别诊断 1、硬肿症病情诊断分度: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也有根据硬肿范围,一般状况,体温,以及有无休克,肺出血而分为轻,中,重度者。 2、皮肤硬肿范围诊断:按照皮肤硬肿范围大小分轻,中,重三度,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3、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坚硬,肤色暗红。 4、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项目办公室所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规定以下两项指标。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鉴别诊断 本病有时出现水肿,应与新生儿水肿相鉴别,同时还应与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