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脑,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内容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内容: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近年来无明显下降,一般资料显示可达12%~30%,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可达50%~60%。   后遗症常见的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癫痫等、耳聋、视力障碍等。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严重,脑病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者,越容易发生后遗症且后遗症越重。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如能及时诊断,尽早得到正确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同样可以彻底治愈,对减少后遗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抗菌治疗:尽量选用最大剂量易进入脑脊液的杀菌药,首剂剂量加倍,从静脉推入或快速滴入。对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的疗程至少3周,而革兰阳性菌的脑膜炎的疗程至少2周。  (1)病原菌明确的脑膜炎:可参照药敏试验结合临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GBS用药:首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   耐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的革兰阴性杆菌用药:可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 葡萄球菌用药:可选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或万古霉素; 厌氧菌用药:可选甲硝唑和青霉素;   铜绿假单胞菌用药:首选头孢他啶,次选头孢哌酮(先锋必)。   (2)病原菌尚未明确的脑膜炎: 现在多采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加第三代头孢菌素,特别是后者具有广谱、高效、半衰期长、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用药物,但其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有增加核黄疸的危险,在新生儿黄疸时少用。用药:如头孢噻肟200mg/(kg·d)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100mg/(kg·d)等。   (3)脑室膜炎:于侧脑室注入抗生素。较多的国内外报道显示,脑室内给药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用药:每次可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1~5mg,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10~50mg。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研究表明,当应用抗生素治疗化脑时,细菌大量溶解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炎性介质,而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抑制上述炎性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减少细菌性脑膜炎的后遗症和病死率,因此应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用药:一般选用地塞米松,每次0.1~0.2mg/kg,首剂最好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15~20min应用,以后每6~8小时1次,维持2~4天。   3.血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有资料表明,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有一定疗效,推荐的剂量为500mg/(kg·d),共3~5天。可能的作用机制如下:   ①提高血清和呼吸道IgG水平。   ②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有调节作用。   ③加强吞噬功能和Fc介导的黏附作用。   ④激活补体系统。   ⑤通过调理及抗原物异性抗体,增强患儿对细菌的免疫反应。   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不良反应有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呼吸短促等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输液早期,而且与静注速度有关。  4.降颅压用药:呋塞米每次1mg/kg静推,20%甘露醇每次0.5~1g/kg快速静脉滴注。颅内压明显增高时,两者可交替应用,但不主张多用,因多次使用易使脑脊液黏稠,增加炎症后的粘连。   5.硬脑膜下积液:明确硬脑膜下积液时,应进行硬脑膜下穿刺放液,每次不超过15ml,穿刺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