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新生儿低钙血症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原则:立即控制惊厥和喉痉挛,先后补充钙剂、镁剂,同时给予维生素D。 1.止痉 地西泮:0.3mg/kg静脉注射或灌肠。 苯巴比妥:5~8mg/kg静脉注射。 2.补充钙剂 血清总钙早产儿<1.5mmol/L(6mg/dl),足月儿<1.75mmol/L(7mg/dl)或游离钙<0.85mmol/L(3.4mg/dl)时,才予以钙剂治疗。 (1)静脉补充钙剂: 用于出现惊厥或其他明显神经肌肉兴奋症状。 10%葡萄糖酸钙(calcium gluconate),每次2ml/kg,以5%~10%葡萄糖等量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ml/min)。必要时,间隔6~8h再给1次。 元素钙总量为每天25~35mg/kg(10%葡萄糖酸钙含元素钙9mg/ml),最大剂量为每天50~60mg/kg。 注意事项: 注射过程中,保持心率在80次/min以上,否则暂停。 注射时,避免药物外溢至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 (2)口服补钙: 用于惊厥控制后。 用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1g/d,至血钙稳定于2~2.3mmol/L(8.0~9.0mg/dl)。 对较长期或晚期低钙血症口服钙剂2~4周。 3.补充镁剂 用于伴有低镁血症者。 原因:单纯补钙,惊厥不易控制,反使血镁更低。应用镁剂治疗,使血镁浓度上升同时使血钙恢复正常。 惊厥控制后:用10%硫酸镁,每次1~2ml/kg口服,2~3次/d,共5~7天。 补钙后:加静滴2.5%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2~4ml/kg,或25%硫酸镁0.2~0.4ml/kg肌注,8~12h后可重复使用。 注意事项: (1)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不宜肌注镁盐,以免发生肌坏死。 (2)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肌张力和腱反射,防止血镁过高。 (3)血镁过高,出现有呼吸抑制,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2ml/kg静脉注射。 (4)硫酸镁口服量过大可致腹泻。 4.维生素D治疗 用于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者。 口服维生素D3 1万~2万U/d,疗程需数月。 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3。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