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 偏盲 视野缺损 双手轮替动作笨拙 水肿 小脑体征 眼球震颤 指鼻不准
神经外科 外科
无特殊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尿常规 脑电图检查 颅脑CT检查 血常规 便常规 脑血管造影 头颅平片 颅脑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头颅平片 :正位片可发现枕鳞部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头颅侧位片可见到颅骨内板或外板增生,肿瘤有时穿透颅骨向头皮下侵犯,还可出现软组织肿物阴影。 2.脑血管造影 :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对较大肿瘤或肿瘤位于小脑幕切迹者是必要的,在脑血管造影 片上可以观察到因肿瘤压迫相应动脉出现移位及肿瘤染色,肿瘤的供应动脉可以来自小脑幕切迹动脉(发自颈内动脉硬膜外段),幕下者可有小脑上和大脑后动脉供血,肿瘤向幕上侵犯可出现颞枕部占位病变征象,大脑中动脉末梢抬高及向前移位,肿瘤侵犯小脑幕的重要标志是小脑幕切迹动脉显影,该动脉自颈内动脉硬脑膜外段(C4~5)分支,正常情况下该动脉不显影,但发生肿瘤供血时,管径增粗,可以显影,通往肿瘤区并分出肿瘤血管,椎动脉造影,发现病侧小脑上动脉远端呈弧形向内移位,大脑后动脉亦可移位,出现病理血循环,另外在静脉期,对小脑幕切迹肿瘤应注意直窦是否被挤压移位,为手术时分离肿瘤提供资料。 3.CT及MRI检查:起源于小脑幕切迹处的脑膜瘤沿小脑幕缘向邻近生长,由于跨小脑幕处生长受阻,常形成一切迹,近岩骨部位的脑膜瘤可类似脑桥小脑角处脑膜瘤,来自横窦或窦汇区的脑膜瘤向幕上或幕下生长,轴位扫描很难判断肿瘤与小脑幕的关系,应行冠状位扫描,而横窦,窦汇区的脑膜瘤常引起局部骨质增生甚至引起横窦,窦汇内血栓形成,MRI可清楚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血窦及脑干的关系,由于血管的“流空效应”,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为低信号,与周围肿瘤组织形成明显对比,MRI亦可显示脑膜瘤引起的颅骨改变,但不及CT清楚。
诊断鉴别小脑幕脑膜瘤在CT及MRI未问世前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和脑室造影,目前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在CT与MRI 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肿瘤向幕上或幕下生长。②肿瘤与横窦的关系。③小脑幕切迹前方的肿瘤,要仔细了解肿瘤与脑干的关系,CT和MRI的矢状位对诊断 本病更有价值。 无特殊需要鉴别的疾病。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