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 剧烈疼痛 情绪低落 细小黄色瘤状皮疹
血管外科 外科
多见于幼儿时期
无
中医治疗
诊断 血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四肢、躯干、面颈部多见。常在出生后即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长大,长到某种程度后,可停止进展。瘤体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亦可为正常皮色,小如豆粒,大如拳头,质地柔软,状如海绵,压之可缩小,肢体活动时胀大。血瘤可并发出血、感染和溃烂。婴儿患者有的可在数年内自行消退。 鉴别诊断 本病多得之先天,受之父母,肾中伏火结于血脉而成;或因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相互凝结,显露于肌肤而成。其特点是瘤体或红或紫,按之可暂时退色或缩小,触破后血不易止。 本病总因血脉瘀滞而成,辨证时当分清寒热虚实。初起时多实多热,瘤色赤,患处肿胀 有热感,为火热血实气盛之象;病久多虚多寒,瘤色紫暗,乃寒凝血瘀之象。阳虚 生外寒,故畏寒,病久人络则疼痛,病发于阴故疼痛入夜更甚。治疗以活血行瘀为原则。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