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IART,期前收缩型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心动过速 心悸 胸闷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心血管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介入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乳酸脱氢酶(LDH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尿常规 肌酸激酶 胸部平片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脾脏超声检查 心电图 红细胞沉降率(ESR) 血常规 血氧饱和度(SaO2) 便常规 肝脏超声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1.心电图特点: (1)典型心电图特点: ①3个或3个以上的连续而频速的P′波(房性期前收缩)多出现在QRS波之前,R-P′/P′-R>1,P′波在QRS波后少见,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直接受心动过速的频率的影响。 ②频率100~150次/min,个别可大于160次/min,P′-P′间期规则,大多为阵发性,即突发突止。 ③QRS形态正常,时限≤0.10s,R-R间期相等。 ④可由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诱发或终止发作。 ⑤发作时第1个异位P′波是提前发生的:在每次阵发性发作时联律间期相等(P-P′间期)。 ⑥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颈动脉窦按压(CSM)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但可诱发IART。 ⑦可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使心室率慢于心房率,但心动过速不终止。 (2)对典型心电图的详细描述: ①心动过速时的P′波形态与发作间歇期所见到的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一般是一致的,异位起搏点常位于心房上部,激动自上而下进行除极,在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但是P′波形态也可不一致,可随房内折返传出部位改变而变化,心房除极顺序也可因人而异,若异位起搏点源于心房的不同部位,P′波形态亦各异,例如起源左心房的IART,aVL导联的P′波为负向或为等电;起源上腔静脉的IART,aVL导联也为负向,但其Ⅰ导联P′波为正;Koch三角IART,aVL,Ⅰ导联P′波均为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均为负向(个别Ⅱ导联呈负正双向),此外,P′波的形态和电轴还取决于折返环的位置,例如右心房性IART显示从右向左的横面电轴(P′V1负向,P′V5正向);左心房性IART显示从左向右的横面电轴(P′V1正向,P′V5负向);额面电轴从上而下者(P′Ⅱ,P′Ⅲ,P′aVF正向),提示起源于心房上部;额面电轴从下而上者(P′Ⅱ,P′Ⅲ,P′aVF负向)则提示起源于心房下部。 ②IART作时心房率也可为160~200次/min。 ③IART大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慢性持续性过程,但很少见,心动过速发作间隔时间不定,可间隔几秒,几小时,数天,数周甚至数年发作一次。 ④房性心动过速时,窦房结也同时被除极而暂时失去自身起搏功能,故于心动过速终止后往往有一个间歇,直至窦房结的起搏功能重新恢复为止,这段间歇称之为超速抑制时间,时间越长则表明窦房结抑制越明显或窦房结本身功能减退。 ⑤诱发IART的房性期前收缩无P′-R间期延长,P′波固定在QRS波之前,但可因心率变化而略有差异,R-P′>1/2R-R。 ⑥由于IART仅局限在心房内发生,因此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等的发生不影响IART的持续。 ⑦心房率过快时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在IART中常伴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是由心率快速时,房室传导组织尚处于功能性不应期所致,当心房率>200次/min时,常显示2∶1房室传导阻滞,这系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使心室率不至于过快,如心房率<200次/min者并发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则提示房室结有病变,心房率通常在小于200次/min时,多呈1∶1的正常传导。 ⑧IART的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的QRS波形态相似,当窦性心律时QRS波表现为心肌梗死图形,束支阻滞等时,IART的QRS波也发生同样变化。 ⑨IART时可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原因是P′波传至束支时,一侧束支已恢复传导功能,而另一侧束支尚未脱离不应期,则可发生房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阻滞型室内差异性传导,最常见,而伴左束支阻滞型室内差异性传导很少见。 ⑩IART时可伴有继发性ST-T改变,心动过速时由于心室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引起暂时性心肌缺血,导致ST段压低,T波倒置,如果原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则更易发生,这种ST-T的改变标志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时即使心动过速终止后,ST-T改变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此称“心动过速后综合征”,它与运动试验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⑪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可合并IART,此称慢-快综合征。 颈动脉按压对IART的影响不一,25%可终止,它们都是右心房的折返,心动过速终止前心率常先减慢,颈动脉窦按压还可导致延缓和阻滞,但这些与心动过速是否终止无关。 如果未能记录到IART发作开始及终止时的心电图,则很难与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鉴别。 2.电生理检查特点: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诊断标准: (1)心房期前收缩刺激在心房相对不应期中形成心房内传导延迟而诱发。 (2)A(P′)波的传导顺序与窦性心搏不同。 (3)A~H间期长短与IART的频率有关,A-H间期短,折返的速度频率快,但其间期相对性递增,随频率加速而延长。 (4)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希-浦阻滞与束支阻滞时,不影响IART的发作与持续。 (5)应用心房内膜标测术及心房起搏术,可判定折返环路的部位,激动传导方向与顺序。 (6)刺激迷走神经可诱发IART,但不终止发作,有报告,对个别患者也可终止发作。

诊断鉴别

诊断 1.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可诱发及终止发作。 2.频率通常为100~150次/min,部分可>160次/min 。 3.P′波多出现在QRS波之前,呈突发,突止。 4.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颈动脉窦按压,大多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5.可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使心室率慢于心房率,但心动过速不终止。 鉴别诊断 1.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的鉴别: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逆行P-波多在QRS后,R--P间期<P-R-间期,R-P-间期<70ms。也有些P-波埋藏在QRS中或在其前。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在QRS后、下一个QRS前,P-R间期<R-P间期。如能记录到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止则有利于两者的鉴别。 2.与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的鉴别:在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应期约为300ms,个别可<240ms,所以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房室结最大可耐受的心房率约为200次/min,因此当心室率>200次/min,应疑有旁道存在,当>240次/min时,则可能性更大,故当心室率>200次/min,P波在QRS波之后,Ⅰ导联P_波倒置时,则应考虑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与心房扑动 的鉴别 心房扑动的特点是: ①心房率220~350次/min; ②激动起源常见于心房尾部,激动顺序常由尾部向头部传导; ③等电位消失; ④刺激迷走神经对心房扑动无效; ⑤多见于老年人; ⑥多具有器质性心脏病; ⑦心室率相对较慢。 4.与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的鉴别:如果未能记录到IART发作开始及终止时的心电图,则很难与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AT)鉴别,两者最主要的鉴别点是房性期前收缩 能诱发和终止IART而对AAT无此作用,可用动态心电图长时间地记录,如能记录到期前收缩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开始与终止则可定为IART。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