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血风疮

血风疮 (血疮,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血风疮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口干 紫癜 皮肤瘙痒 皮肤的非干酪性肉芽肿 皮肤发黑瘙痒 皮肤闪电疼痛 冬季皮肤瘙痒

  •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 易感人群:

    好发于中年男性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真菌镜检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西医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真菌镜检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 ,皮肤划痕试验。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检查: 皮肤瘙痒部位,是否有干燥脱屑、局部可有抓痕、红肿、肥厚、苔藓化等;舌质口腔检查;是否有恶寒、发热、口渴,出汗等,大小便和脉搏情况以及妇女的月经情况等。

诊断鉴别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的特征性即可诊断。 2.中医病机和辨证 中医认为本病系因内有蕴热外受风邪,风热闭塞腠理,发于肌肤;或因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日久耗阴伤血,肌肤失养所致。主证:皮疹发于下肢为小的铁锈色苔藓样丘疹间有紫癜性损害,有的融合成片健康搜索,口干舌质红,脉弦数。辨证:热伤血络,溢于脉外。 诊断依据 1.常见于成年人和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2.常对称分布于下肢,尤以小腿多见,上肢和躯干亦可累及。 3.损害初起为针尖至粟粒大丘疹,呈圆形或多角形,紫红至棕褐色,后可融合成片,可见瘀点,边界不十分清楚,皮厚如苔藓,其上覆有少量鳞屑。 4.局部瘙痒剧烈。 5.病程慢性。 6.组织病理显示真皮乳头层内毛细血管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常有较多的含铁血黄素沉着,有时可见毛细血管轻度扩张,表皮棘层肥厚,细胞间水肿,并有炎性细胞渗入,有时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 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 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 ,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