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药物性肾损害

小儿药物性肾损害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儿药物性肾损害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白细胞尿 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高血压 尿崩 尿酸结晶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 肾损害 水肿

  •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学 小儿肾内科

  • 易感人群:

    儿童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尿酸 尿渗透压 溶菌酶 肾功能检查 血压 血常规 便常规 肾病类尿常规 放射性核素肾扫描 肾静态显像 腹部平片 肾脏超声检查 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重点检查项目

1.血液: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时可见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gG,组胺升高;不同的临床表现类别可出现相应的血液生化方面的改变,血药浓度监测对环孢素肾损害,氨基糖苷类肾损害及顺铂肾毒性作用有一定诊断价值,如环孢素安全血浓度<250ng/ml全血,超过这一浓度,肾损害可能性较大。 2.尿液:依表现类型不同可以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及肾小管功能改变,磺胺药物肾损害时,尿中可出现大量磺胺结晶;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时,尿中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此外,尿渗透压 多明显低于正常,反映肾小管功能的一些小分子蛋白如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溶菌酶 等均升高,尿N-乙酰-β-D葡萄糖氨基苷酶(NAG)水平也增高。 3.核素检查(SPECT):双肾67镓(67Ga)静态显像 ,间质性肾炎时,双肾镓吸收均匀且浓度高,以48h右吸收最多,对诊断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肾炎有较大的帮助,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三相动态显像 ,在肾小管-间质病变时显示肾灌注好但肾实质吸收功能差,肾小管功能受损时,131Ⅰ-邻碘马尿酸 钠(OIH)动态肾显像不清,并特别敏感,诊断符合率达95%。 4.X线: X线片持续存在较稠密的阴影,是造影剂肾中毒的一个敏感指标,但缺乏特异性。 5.B超: 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B超常显示双肾体积对称性增大。 6.药物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其原理是在体外培养中,应用药物的特异性抗原,以刺激患者致敏的淋巴细胞转化,依据淋巴细胞对药物抗原水平的高低,以鉴别是否对此种药物过敏,此项检查是体外实验,对患者无不良损害,其另一优点是有很高的特异性,罕见假阳性,但阴性结果尚不能排除对某种药物过敏的可能,一般刺激指数≥2为阳性,<1.9为阴性。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用药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肾损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并不困难,但缓慢发生的肾脏损害的早期识别仍有一些难度,因此,使用这些药物应注意比较用药前后的肾功能,尿改变以及一些尿小分子蛋白和尿酶的改变,以早期诊断,避免不可逆损害的出现。 鉴别诊断 1.非药物急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性肾损害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最为常见,须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相鉴别,如有明显用药史,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肌酐清除率较正常下降50%以上,B型超声显示双肾增大或正常,在除外肾前性与肾后性氮质血症应考虑药物性肾小管坏死。 2.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应与由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及狼疮性肾炎 及小血管炎相关性肾炎所致的急性肾衰相鉴别,其鉴别要点是,上述非药物性急性肾衰均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共同表现,但各自还有原发病的特征性表现,病理变化也具有相应特点,肾脏损害多发生于使用药物之前。 3.急性间质性肾炎: 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可疑的过敏药物合用史,有全身过敏表现,尿检可见无菌性白细胞尿,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占1/3和(或)蛋白尿,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在短期内出现进行性下降,伴近端和(或)远端肾小管功能的部分损伤,血中IgE升高有助于诊断,肾活检有助于确诊。 4.急性肾小球肾炎 :药物性肾损害有时可表现为急性肾炎 综合征,出现蛋白尿,血尿 ,血压升高及水肿 ,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相似,有时难以鉴别,但急性肾炎常出现于感染后,而药物性肾损害多有明确的用药史。 5.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一些药物如止痛剂的肾损害进展相对缓慢,临床表现有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和血压升高,与高血压 引起的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易于混淆,但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先有高血压病史,起病缓慢,高血压病史5~10年后才出现肾损。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