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肋骨外翻 胸廓畸形 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 X型腿 蛙形腹 贫血 囟门闭合晚 脊柱后突 串珠肋 表情淡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主要为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同时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激期和恢复期,统称为活动期。
1.初期: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 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翻起为“肋缘外翻”;脊柱后突 ,侧突;会站,走的小儿由于体重压在不稳固的二下肢长骨上,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即“O”型或“X”型腿。
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 ,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平卧时呈“蛙状腹”,因四肢肌肉无力,学会坐,站,走的年龄都较晚,因两腿无力容易跌跤,出牙较迟,牙齿不整齐,容易发生龋齿。
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 ,语言发育迟缓 ,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贫血 。
3.恢复期: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张力恢复,血液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也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重度佝偻病遗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