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EH系指找不出明确原因的EH,继发性EH是指有某些病理因素所致的EH,可见于早产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化脓性脑膜炎 ,维生素A缺乏症等。
(二)发病机制
EH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颅外静脉阻塞引起颅内静脉压力增高,尤其是上矢状窦压力升高,产生蛛网膜颗粒水平的脑脊液吸收障碍有关,新近有研究认为EH可能是源于蛛网膜功能发育延迟所致,也有学者认为EH可能为脑与颅骨发育不均衡所致,甚至有学者提出原发性EH的头颅CT或MRI表现可能就是部分正常婴儿的发育现象,无特殊病理意义,CT表现为脑室扩大不明显,而基底池,侧裂,纵裂池及大脑半球脑沟增宽。
蛛网膜下腔扩大,曾有人认为可能是交通性脑积水的早期表现,也有人认为此等表现为良性的,自限的蛛网膜下腔扩大,不属交通性脑积水,因为在2岁以内婴幼儿,颅骨增长速度较脑的增长速度明显为快,脑和颅骨之间间隙增大,以至在CT上显示脑沟,裂,池相对较宽,正常情况下,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可宽达4mm,纵裂池6mm,侧裂池10mm,都属正常范围,18个月~2岁以后,脑发育加快,脑实质与颅骨之间间隙逐渐变小,蛛网膜下腔增宽情况不再明显。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