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小儿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小儿特发性室速)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头晕 心悸 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胸闷 心力衰竭 休克 晕厥 传导阻滞 房室分离

  •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儿童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物理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儿茶酚胺 心电图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I) 血清肌酸激酶 血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酸碱度(pH)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胸部平片

重点检查项目

一般心脏检查,包括体格检查,X线胸片,常规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检查,均无异常。 做心肌酶测定、血电解值、pH值和免疫功能等检查。 室速发作均为单形性。根据IVT发作诱因、心电图表现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可将其分为左室、右室和儿茶酚胺敏感性IVT。 左室IVT: 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型,伴电轴左偏,多数异位冲动起源于左后分支的浦肯野纤维网内,此型多见。少数起源于左前分支的浦肯野纤维网内,QRS波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右偏。维拉帕米(异搏定)能有效控制IVT发作并预防复发,而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药物无效。 非持续性IVT可无症状,或感心悸、头晕。较长时间持续发作,心率快者,则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晕厥。发生在各年龄组儿童的室性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发作,发作时一般临床表现较轻,耐受性好,有典型的心电图特点,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图形,电轴左偏,呈窄QRS波群(≤120ms)。心电图是该病的主要手段,当心电图难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时,可行食管心电图发现房室分离帮助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

诊断 一般心脏检查,包括体格检查,X线胸片,常规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检查,均无异常,非持续性IVT可无症状,或感心悸,头晕,较长时间持续发作,心率快者,则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扩大,心力 衰竭或晕厥,长期随访结果表明,绝大部分IVT患者预后良好,可有复发,经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后,可满意控制,罕有发生猝死, 发生在各年龄组儿童的室性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发作,发作时一般临床表现较轻,耐受性好,有典型的心电图特点,特别是具备前3条(参见VT)条 件,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图形,电轴左偏,呈窄QRS波群(≤120ms),发作期间无其他引起心脏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和电解质 紊乱,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均示心脏结构功能正常,心电图是该病的主要手段,当心电图难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时,可行食管心电图发 现房室分离帮助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癫痫 病鉴别:运动诱发IVT可突然发生晕厥 ,应与癫痫病鉴别,后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而脑电图异常。 2.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因心室率快,P波不易找,QRS波变形不明显,病人耐受性较好而诊断,但应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或预激综合征 进行鉴别,鉴别点: (1)异常P波:仔细阅读心电图,可见异常P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存在房室分离,并有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波。 (2)房室分离现象:行食管心电图检查,特发性室速可见典型的房室分离现象。 (3)刺激迷走神经:压迫眼球,颈动脉窦等各种刺激迷走神经治疗手段对室上速有效,对室性心动过速无效。 (4)食管心房起搏:可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不能终止室性心动过速。 3.儿茶酚胺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儿茶酚胺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均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小儿,但前者发作表现为突发性晕厥多见,常因运动或情绪紧张诱发,可呈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发作,同时有家族倾向,心电图特点以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对于心电图改变为单型性的儿茶酚胺相关性室速与特发性室速难以区别,许多作者将其统称为特发性室速。 4.致心律失常 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对于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图形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与该病鉴别,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患者的心脏X线,超声和心室造影常提示右心室扩大,收缩力明显减弱,心脏MRI检查可发现心肌中有脂肪组织,且以右心室为主,可帮助鉴别。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