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小儿室速,VT)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抽搐 猝死 发绀 精神萎靡 颈静脉充盈 面色苍白 室颤 收缩期杂音 四肢抽搐 头晕

  •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儿童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血液酸碱度(pH) 胸部平片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红细胞沉降率(ESR) 酶学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应做心肌酶测定,血pH值,血沉,抗“O”,免疫功能等检查, 为了明确病因,应常规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UCG)和动态心电图检测,窦性心律时的心电图有助于了解有否Q-T间期延长和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UCG可发现二尖瓣脱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心脏肿瘤,动态心电图监测则能够了解室速的发作频度,发作持续时间与室速的心电图图形,某些患儿为明确病因需选择性进行运动试验,血液化验以及电生理检查。 1.心电图 有以下共同的改变: (1)室性期前收缩:连续3次以上的室性早搏,QRS波宽大畸形,婴儿QRS时间可不超过0.08s,心室率150~250次/min; (2)可见窦性P波:P波与QRS波各自独立,呈房室分离,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3)可出现室性融合波及心室夺获:现将小儿VT分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特发性长QT综合征并发尖端扭转形室性心动过速分别叙述。 2.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不是室速患者的必做项目,在施行这项检查之前必须明确检查目的并决定检查的终点,检查目的是诱发临床表现的心律失常,而诱发出非持续性,非临床表现的室速通常没有意义,下面就室性心动过速患儿的特殊性加以叙述。 (1)室速儿童电生理检查指征: ①明确室速的诊断,对机制不明的宽O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②阐明室速的机制,根据其电生理特性鉴别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是折返,自律性抑或触发活动。 ③确定室速起源点,指导射频导管消融。 ④评估植入体内除颤器(ICD)的可行性。 ⑤药物电生理研究,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评价治疗效果。 ⑥对不明原因的晕厥,电生理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导致晕厥的心律失常,特别是临床存在导致室速的诱因,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2)刺激方案: ①诱发室速:从单一期前刺激S2开始,基础周长取决于窦性周期,如果心动过速不能被诱发,增加期前刺激至S3或直至S4,如果未诱发则改变基础周长重复上述期前刺激,刺激部位常规选择右心室心尖部,如果不能诱发可改变刺激部位到右室流出道,如果室速仍然不能诱发,静脉输注异丙肾上腺素0.1µg/(kg·min),重复上述步骤。 ②如果室速被诱发,要立即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如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要立即终止室速;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下,记录12导联心电图室速图形,室速持续超过30s定义为持续性室速,多数病例有室房分离,V波前无希氏束电位有利于室速的诊断,注意与房室结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室折返(Mahaim纤维)或其他异常传导的室上速相鉴别,必要时精细标测可发现室速的最早激动部位。 ③终止室速: A.自快于室速10~20次/min的频率超速起搏开始,逐渐增加频率。 B.单个(S2)或两个(S2S3)室性期前刺激终止。 C.如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效可予以短阵快速刺激(burst)或直流电转复。 ④了解药物效果常规不进行电生理检查,除非药物治疗失败,可作为电生理检查的指征,试验目的是了解是否药物可终止心动过速和(或)在用药后能否诱发心动过速。 ⑤与电生理检查结合进行其他有创性检查,如血流动力学评估和右心室造影术,必要时应作食管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心导管检查,MRI检查等。

诊断鉴别

诊断 QRS波形的宽窄与是否规则对诊断也无多大帮助,明显不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见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多形性室速)或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而窄QRS波心动过速亦可见于室速或室上速,应参照上述室速的其他特征做出诊断。 除了通过心动过速时心电图诊断室速外,应仔细检查窦性心律时心电图,以发现异常情况,尤其注意有无QRS形态,Q-T间期和U波的异常或预激波的存在等。 鉴别诊断 许多室速患儿没有明显症状而室上速也可发生晕厥;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在120~300次/min,室上速的心率也可在类似范围,因此,以有否症状与心率快慢难以将室速与异常QRS波形的其他心律失常相鉴别。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