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较为肯定的病原有以下几类:寄生虫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多种花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药,对氨水杨酸,色甘氨酸等)和烟雾,尘埃,动物排泄物等,在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中,以寄生虫感染最为常见,蛔虫,钩虫的感染可引起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Löffer综合征);颚口线虫,并殖属吸虫,弓蛔虫,管圆线虫等的幼虫感染引起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为典型的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为隐型丝虫病 所致,除上述寄生虫外,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姜片虫,肝片吸虫,绦虫,蛲虫,鞭虫,旋毛虫,猪蛔虫,恶丝虫等多种蠕虫感染均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发病机制
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原较多,并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Löeffer综合征),如蛔虫,钩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发育阶段过程中引起的短暂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由动物寄生虫的幼虫在人体内长期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所致的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类寄生虫有颚口线虫,并殖属吸虫,弓蛔虫,管圆线虫等;最为典型的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为隐型丝虫病所致,特点是感染丝虫后,血液中很难查到微丝蚴。
寄生虫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肺部的损伤和局部的出血,在肺间质,肺泡壁及终末支气管壁有炎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时也能在虫体周围形成肉芽肿,X线胸片常见肺纹理增多或弥漫性网状斑块阴影,大多为一时性或游走性炎症改变。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