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 (小儿醛固酮增多症,小儿醛甾酮过多症,小儿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抽搐 低血钾 多尿 多饮 乏力 高血压 醛固酮分泌增多 瘫痪 头晕 夜尿增多

  •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学 小儿肾内科

  • 易感人群:

    儿童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抗利尿激素 血浆醛固酮 尿比重 尿常规 尿量 尿素 尿浓缩试验 尿醛固酮 肾脏超声检查 心电图 肾素活性 血常规 血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肾功能检查 肾图检查 血管杂音 血压 腹部CT

重点检查项目

1.血生化: 低血钾,多数低于3.5mmoL/L,有的为间歇性低血钾,血钠一般略高于正常,在140mmol/L以上,但很少>148mmol/L,血pH偏碱性,CO2张力(或CO2结合力)正常或增高,肾功能,肾脏浓缩功能受损伤,病情严重时可有氮质血症,肌酐清除率,尿素 清除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醛固酮亦促进镁的排出,使血镁降低,出现手足搐搦症,可有佛斯特征(Chvoster)和陶瑟(Trousseau)征阳性。 2.尿液检查: 尿量 增多,特别夜尿量增多,比重偏低≤1.010,1天期间尿比重 变化小,尿浓缩试验 阴性,尿量和比重不受抗利尿激素 的影响,部分病人还可有蛋白尿和(或)尿白细胞增多,尿排钾增多。 3.醛固酮测定 (1)24h尿醛固酮 :在摄取普通饮食(钠入量100mmol/d)时,正常成人尿排醛固酮11.08~27.7nmol/24h(4~10μg/24h),患原醛症时排量增高,达55.4nmol/24h(20μg/24h)以上。 (2)血浆醛固酮 :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醛固酮含量,普通食钠量,卧位时,上午8∶00血浆醛固酮正常成人为(23.2±1.4)pmol/L[(8.4±0.5)ng/dl](范围8.3~44.2pmol/L)(3~16ng/dl),改立位2h,于10∶00采血,醛固酮浓度为(37.5±3.58)pmol/L[(13.6±1.3)ng/dl],食中钠入量高于150mmol/d时或给DOCA后,血浆醛固酮浓度降低,钠入量低时增高。 4.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测定 低于正常。 5.心电图:低血钾引起心电图的改变,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增宽,降低或倒置,U波的出现或T-U波相连成双峰,可见高血压 左室肥大的改变。 6.腹部CT 或MRI扫描: 可鉴别为肾上腺腺瘤或增生,131I-19-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或照相:可根据放射性浓集的区域大小和浓集程度判断病变部位,以指导手术。 7.肾脏B超 :了解两侧肾上腺的情况。 8.125I-胆固醇扫描 :检测两侧及肾上腺静脉血中醛固酮的浓度,可以鉴别肿瘤和增生。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特有的临床症状,不难诊断,诊断标准中重要的是血中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值低,而醛固酮呈高值,血中皮质醇正常或尿中17-KS,17-OHCS正常,高血压并发周期性瘫痪 及手足抽搐 症时,或血清钾3mmol/L以下和尿排钾20mmol/d以上,就应疑为本病。 1.呋塞米,直立位刺激试验 早晨空腹安静卧床静脉注射呋塞米1mg/kg,以后保持2 h直立位,测定注射呋塞米前后的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2种值一般无改变,但有时醛固酮值上升,原因为应激性ACTH增加,刺激醛固酮分泌。 2.限制食盐试验(limiting salt test) 每天食盐限制2g以下,共5~7天,测定限制食盐前后早晨安静时的血浆肾素及醛固酮含量,正常人肾素活性升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无明显变化。 3.ACTH刺激试验(ACTH stimulating test) 正常人用ACTH 6h后,血浆醛固酮含量比刺激前增加2倍以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增加较显著,用地塞米松抑制内源性ACTH,对外源性ACTH刺激使醛固酮升高较明显,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增加更显著。 4.DOCA刺激试验(DOCA stimulating test) 健康人用DOCA(醋酸脱氧皮质酮)后钠潴留,循环血浆量增加,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受抑制比试验前降低50%以下,但原发性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血浆肾素无 变化,醛固酮有轻度升高的倾向,也可用9α-氟氢可的松口服代替DOCA。 鉴别诊断 需要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进行鉴别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原发性高血压 发生低血钾: 原发性高血压 病服用利尿药治疗未曾补钾时可出现低血钾,肌无力,鉴别时需停服利尿药并补钾后,原发性高血压者血钾恢复正常。 2.肾缺血性高血压继发醛固酮增多:肾缺血性高血压较原醛时高,高血压的进展较快,有时在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患侧肾显影和消失均延迟,血浆肾素活性增高,是产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的原因,体内钠丢失,过多(出汗,腹泻 ,肾小管酸中毒等)血容量减少时均可发生生理性肾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亦可发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恶性高血压: 血压极高,发展快,因毛细血管痉挛,肾脏普遍缺血,使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高并继发醛固酮增高,高血压常伴有视网膜病,视网膜有渗出,大量出血及视盘水肿 ,视力 障碍,同时伴有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血尿 素氮增高,一般无碱中毒,血钠亦不高。 4.肾潴钠过多 综合征即Liddles综合征:有家族性,肾小管保留钠的能力特别强,钠钾交换过于旺盛,钾消耗过多,出现高血压,低血钾,高血钠,碱中毒及尿排钾量增高,醛固酮分泌不增多反而减低,给予低钠饮食,螺内酯(安体舒通)都不能降低血钠,地塞米松亦无效,可用氨苯蝶啶(triamterene)治疗,直接抑制远球肾小管钠的回吸收,并减少钾的排泄,同时补充氯化钾,可使血压正常,纠正低血钾,改善临床症状。 5.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1)11-羟化酶缺乏:先天性11-羟化酶缺乏时,11-去氧皮质酮和11-去氧皮质醇的增多,二者皆有潴钠排钾作用,可引起高血压,同时还可有性征异常。 (2)17-羟化酶缺乏:17-羟化酶缺乏时,皮质酮及11-去氧皮质酮合成增多引起高血压,血钠增高,血钾降低,性发育障碍,男性外生殖器表现为女性。 6.肾小球旁器增生症(即Bartter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低血钾,碱中毒,血钠,氯均低,以及多饮,多尿,脱水 ,便秘 ,婴儿期可有呕吐,生长障碍,但血压正常,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增高,醛固酮浓度亦增高,同时有前列腺素的分泌增多,病理所见有肾小球旁器增生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血中电解质紊乱和激素分泌增多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治疗中曾用醛固酮拮抗剂和肾素抑制剂(甲基多巴)效果短暂;用前列腺素抑制剂如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可使症状消退,电解质紊乱恢复正常,有人认为,肾脏产生前列腺素过多是致病原因之一。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