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在胚胎发育期间,中肠原以卵黄管与卵黄囊相通,约于胚胎第5周末,胎盘的血循环已经形成,不再需要卵黄囊,故卵黄管的体腔部分即开始变细逐渐闭合,萎缩成一条索以后即被吸收,发育异常时卵黄管有一部或全部萎缩闭合不全,就能产生各种类型的卵黄管异常,有脐肠瘘 ,脐窦,脐茸,卵黄管囊肿,美克尔憩室及脐肠系带。
卵黄管先从脐端开始向肠端萎缩退化,若脐端已退化,肠端未退化则形成一盲囊,称为回肠远端憩室,1809年梅克尔(Meckel)对这种先天性畸形,在胚胎学和临床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因而称为美克尔憩室。
(二)发病机制
憩室一般位于距回盲瓣20~100cm回肠系膜对侧缘,长2~5cm,有独立的血液供应,和独立的系膜,憩室顶端常游离于腹腔内也可有残余索条与脐部相连,肠襻可环绕索带扭绞或被索带压迫而引起肠梗阻 ,憩室顶部也可与其他肠襻粘连而发生肠梗阻,有时憩室内翻为肠套叠 起点引起肠套叠。
憩室壁包含3层即浆膜,肌层和黏膜,黏膜通常为回肠黏膜,约有50%含迷生异位组织如胃黏膜和胰腺组织,以胃黏膜最多,这些组织能分泌盐酸和消化酶,可腐蚀憩室和其周围组织,使其发生溃疡出血与穿孔。
憩室也可因本身扭转,蛔虫或异物进入而发生梗阻,急性炎症,坏死和穿孔。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