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病初即发生呕吐,大便量多,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其他并发症时,1周左右自然好转,确诊主要依据大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
鉴别诊断
轮状病毒肠炎与其他病毒引起腹泻的鉴别主要靠病原学检查,呕吐、腹泻严重者应注意与胃肠型食物中毒和霍乱等相鉴别。
1.胃肠型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呕吐较明显,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粘液,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多见,腹泻频繁,多为黄色稀便和水样便,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和粘液脓血便,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部分病例大便呈血水样,产气荚膜杆菌A型菌病情较轻,少数C型和F型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莫根变形杆菌还可发生颜面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2.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外周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者亦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