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急性肾衰)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抽搐 代谢性酸中毒 氮质血症 低钙血症 低钠血症 低血钾 多尿 恶心 高血钾 高血压

  • 建议就诊科室:

    肾病内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幼儿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内生肌酐清除率 尿肌酐(Ucr) 血液尿素氮与肌酐比值 腹部平片 肾脏超声检查 放射性核素肾图 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试验 尿常规 血常规

重点检查项目

1.B型超声波检查 可观察肾脏大小,同时可提示有无肾脏结石及肾盂积水,如检查示肾脏大小正常,有明显肾盂积水,则强烈提示肾后性病因。 2.腹部x线平片 用于观察肾脏大小,同时能发现阳性结石。 3.血常规 常见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轻度降低,有继发感染时常有白细胞增多及核左移,个别可有血小板降低。 4.血生化测定 少尿期改变最为显著,常见尿素 氮,肌酐明显上升,碳酸氢根明显下降,可出现多种电解质紊乱,以高钾及低钠最为多见,也可发生低钙和高磷,多尿期早期也多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血电解质常有异常改变,尤易发生低钾或高钠。 5.尿常规 常见尿比重 减低和蛋白尿,沉渣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如为肾前性因素所致者,早期尿比重常偏高,尿沉渣 镜检及尿蛋白定性多无异常发现;肾性因素所至者常有明显的蛋白尿及沉渣镜检的异常。 6.肾穿刺 适应证为肾性原因所致的急性肾衰,可了解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及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7.核素检查(SPECT) 有助于发现肾血管性病变(栓塞)所致ARF以及梗阻所致肾后性ARF;肾小管坏死时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三相动态显像 示灌注良好,吸收差,而131I-邻碘马尿酸 钠(OIH)示肾脏显像不清,有一定特异性。

诊断鉴别

诊断 诊断ARF时应首先从临床入手,确定ARF是少尿型,非少尿型,还是高分解型,然后再弄清其原因是肾前性,肾性还是肾后性,最终明确病因。 中华儿科学会肾脏学组1993年拟定ARF的诊断标准为: 1.诊断依据 (1)尿量显著减少:少尿(<250ml/m2)或无尿(<50ml/m2),无尿量减少者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2)氮质血症:血清肌酐(Scr)>176mol/L,BUN>15mmol/L,或每天Scr增加>44~88µmol/L 或BUN增加>3.57~7.5mmol/L,有条件时测肾小球滤过率(如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常<30ml/(min·1.73m2) (3)常有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2.临床分期 (1)少尿期: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水过多(体重增加 ,水肿,高血压 ,脑水肿),电解质紊乱(高血钾 ,低血钠,高血磷,低血钙等),代谢性酸中毒,并可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2)利尿期:尿量渐多或急剧增加(>2500ml/m2),水肿减轻,氮质血症未消失,甚至轻度升高,可伴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3)恢复期:氮质血症恢复,贫血改善,而肾小管浓缩功能恢复较慢,约需数月之久。 3.肾前性与肾性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鉴别要点。 鉴别诊断 1.中重度脱水 重症腹泻 ,呕吐或入量不足可致脱水,尿量 常明显减少,严重者可以无尿,可合并不同程度酸中毒,应与急性肾衰鉴别,但本症常有明显体液丢失,入量不足的历史,少尿程度与脱水体征大致平行易并发血压 下降及末梢循环衰竭,血尿 素氮多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血钾多偏低,尿常规 一般无异常,尿比重 偏高,积极补液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尿量亦很快增多。 2.感染中毒性休克 见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或其他重症感染,常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出现少尿,但尿常规多无异常改变,尿比重偏高,快速扩充血容量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后症状迅速改善,尿量随之增加,血尿素 氮及肌酐多无明显改变。 3.尿潴留 见于急性脊髓炎 或大剂量应用阿托品类药物之后,临床表现为较长时间(数小时至十余小时)无尿液排出,但常可扪及充盈的膀胱,膀胱区叩浊,按压膀胱常有尿液溢出,结合原发病及用药历史,诊断不难,导尿或膀胱穿刺可明确诊断。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