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反复感染 败血症 毒血症 腹泻 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 免疫缺陷 皮炎 贫血 湿疹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免疫科 儿科学 小儿免疫科

  • 易感人群:

    幼儿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染色体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胸部透视 心电图 血清总补体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胸部平片 胸部MRI

重点检查项目

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复杂,其实验室检查手段更为多样,应结合家族史,病史,体检,选择相关项目,总之,凡反复不明原因感染发作,均应考虑免疫缺陷的可能性,当找不到明确诱因,且有阳性家族史,更应想到PID的可能性,但无论诊断PID或SID均应有相应实验室检测依据,以明确免疫缺陷的性质,免疫网络极为复杂,测定全部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几乎不可能,有些实验技术在一般医疗机构也无法开展,需在研究中心进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检测,在作免疫缺陷病实验室项目选择时,可分为3个层次进行:过筛试验,进一步检查,特殊或研究性实验,现归纳如下: 1.初筛试验 B细胞缺陷,IgG,A,M水平,同族凝集素,噬异凝集素,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分泌型IgA水平,T细胞缺陷,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形态,胸部X线胸腺影,迟发皮肤过敏试验(腮腺炎,念珠菌,破伤风类毒素,毛霉菌素,结核菌或衍化生物),吞噬细胞缺陷,白细胞计数及形态学,NBT试验,IgE水平测定,补体缺陷,CH50活性,C3水平,C4水平。 2.进一步检查 B细胞计数(CDL9或CD20),IgG亚类,IgD和IgE水平,抗体反应(破伤风,白喉,风疹,流感杆菌疫苗),抗体反应(伤寒,肺炎球菌疫苗),侧位X线咽部腺样体影,T细胞亚群计数CD3/CD4/CD8,丝裂原增殖反应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HLA配型染色体 分析,化学发光试验,白细胞动力观察(白细胞特殊,形态,移动和趋化性),吞噬功能测定,杀菌功能测定,调理素测定,各补体成分测定,各补体成分测定(C3a,C4a,C4d,C5a)。 3.特殊/研究性实验 进一步B细胞表型分型,淋巴结活检,抗体反应[嗜菌体(ΦX) 174,锁孔虫戚血兰素(KLH)],体外Ig合成,B细胞活化增殖功能,基因突变分析,体内Ig半衰期,进一步T细胞表型分析,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测定(如IL-2,IFN-γ,TNF-α),细胞毒细胞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T细胞(CTL),抗体依赖性杀伤细胞(ADCC)],腺苷脱氨酶(ADA),嘌呤核苷磷酸酶(PNP),皮肤,胸腺活检,胸腺素测定,细胞活化/增殖功能,黏附分子测定(CDL1b/CDL8,选择素配体),变形性黏附和凝集功能测定,氧化代谢功能测定,酶测定[髓过氧化酶(MPO),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NAD,氧化酶],基因突变分析,补体旁路测定,补体功能测定,趋化因子,免疫黏附,同种异体分析。 4.常规做X线,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 X线检查:结合正侧位胸部透视或平片,注意胸腺影的存在及大小,6个月内幼婴缺乏胸腺影,提示胸腺发育不良,鼻咽部腺样体组织很小或无阴影也为诊断细胞免疫缺陷的直接线索,均宜结合临床淋巴结触诊及细胞免疫检测确诊,并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

诊断 SID发病完全依赖原发疾病或不利的环境因素的状况,因而反复或慢性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免疫缺陷病表现千变万化,临床医师应根据一些普遍规律进行有目的的筛查,以下常出现的共同表现是筛查的重要线索: 1.免疫缺陷病的一般性临床表现 简略归纳如下: (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细菌感染 ,持续性感染,对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显。 (2)常见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滞缓,多次机会感染,皮肤病变(皮疹,脂溢性皮炎 ,脓皮病,脓肿 ,秃发,湿疹 ,毛细血管扩张,病毒疣),顽固性鹅口疮,腹泻 和吸收不良,慢性鼻窦炎和乳突炎 ,复发性支气管炎和肺炎,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血液学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 ,中性粒细胞减少 )。 (3)较少见的临床表现:体重下降,发热,慢性结合膜炎,牙周炎,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严重病毒感染,慢性肝病,关节痛或关节炎,慢性脑炎,复发性脑膜炎 ,皮肤化脓性坏疽,胆道炎或肝炎,疫苗接种扩散,支气管扩张,尿路感染,脐带脱落延迟,慢性口腔炎。 2.反复或慢性感染 反复和慢性感染是免疫缺陷病最常见表现,患儿常需持久用抗生素,感染以呼吸道最多见,如复发性或慢性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其次是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可为脓疖,脓肿或肉芽肿 ,也可见全身感染,如脓毒血症 ,败血症 ,脑膜炎和骨,关节炎。 一般规律是,抗体缺陷易发生化脓性感染,T细胞缺陷时则易发生病毒,真菌或原虫感染,补体成分缺陷好发生奈瑟菌素感染,中性粒细胞缺陷时病原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免疫缺陷病人中感染的病原菌毒力往往不强,常为机会感染,多数病人感染后治疗效果不好,用抑菌剂效果更差,必需使用杀菌剂,且剂量大,疗程长。 3.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病人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SID较PID患者并发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机会较少。 病人如果具有可以引起SID的某些疾病和因素,特别是当表现有对感染易感性增加的某些临床特点时,应怀疑有SID的存在,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未必都是免疫缺陷,因此需进一步做相应的免疫功能检查,以确定有无免疫缺陷以及属于免疫系统哪一方面的缺陷。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鉴别,SID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重要区别在于: 1.SID常为免疫系统多环节受损 PID几乎都是特定的单基因缺失,导致相应的免疫活性细胞或免疫分子受损,表现出这种功能的完全缺失,且为不可逆的改变;而SID常为免疫系统多环节受损,但受损程度较PID轻,仅为部分功能受损,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immunocompromise)。 2.SID为后天环境因素引发 PID系关键位基因突变,除非免疫重建,否则其免疫功能缺陷将为终身性,SID为后天环境因素致免疫功能缺陷,虽也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仅系基因不完全性表达障碍,去除不利因素之后,免疫功能将可能恢复正常。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