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 乏力 黄疸 皮肤浸润 贫血 气短 头晕 心悸 脾肿大 发烧
血液科 肿瘤综合科 肿瘤内科 内科 肿瘤科
儿童
无
放射性治疗 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泪滴状红细胞 造影检查 血常规 骨髓象分析 骨髓各系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涂片 染色体 CT检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 血象在早期可有贫血,血片中有幼红细胞,发展为红白血病时,血象中除幼红细胞外,还可见到幼粒细胞,部分幼粒细胞中可出现Auer小体。 2.骨髓象 在急性红血病骨髓象中,骨髓细胞分类中红系有核细胞一般超过50%,大部分为原,早幼红细胞:且常有形态学异常,如幼红细胞巨幼样变,核碎裂,多核,巨形核等,如分类中异形幼红细胞>10%,则虽红系有核细胞仅占骨髓细胞的30%,亦有诊断意义,在红白血病时,骨髓象中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常在10%以上。 3.组织化学的特点 是幼红细胞的PAS反应常呈强阳性。 做胸部X线检查和B超检查,必要时做CT和造影检查 。
诊断鉴别起病急骤呈进行性贫血,临床表现的特点与急性白血病类似,骨髓象检查可以确诊,骨髓象在初期仅有红系统增生,继而演变为红系统与粒系统增生,最后完全变为粒系统增生。 鉴别诊断 在诊断时应与类红白血病反应,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纤维化 等鉴别。 1.类白血病反应 则有原发疾病(肿瘤,溶血危象和大量失血等)的临床表现;病因如能去除,类红白血病反应即能迅速消失,此外,血象中幼稚细胞数不高,无血小板减少,髓象中粒系虽明显增生,但无裂孔现象,也无Auer小体,但有严重的毒性变,这些都有助于鉴别。 2.巨幼细胞贫血与红白血病的鉴别。 3.溶血性贫血 血象中可见幼红细胞,髓象中红系的增生也可比较显著,但溶血方面的特异性检查与治疗反应常可协助鉴别。 4.骨髓纤维化症 有明显的脾脏肿大,血象中除幼红,幼粒细胞外,可见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可确定诊断,以助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