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 眼干 关节疼痛 舌痛 鼻出血 肝脾肿大 感觉障碍 角膜炎 结节 尿崩
免疫科 内科
儿童
无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ECT检查 抗核抗体(ANA) 胸部平片 胸部CT检查 裂隙灯 血常规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血常规 半数病人可出现轻度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个别病人可出现轻度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亦可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 2.生化学检查 半数病人可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升高为多株峰型,主要在γ球蛋白部分,亦可有啦或β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可高达40~60dl,合并多发性肌炎及系统性硬化症者更为明显。 3.免疫学检查 IgM、IgA和分泌型IgA升高,个别病人可发现有巨球蛋白和冷凝集素。由于血液中存有IgG及其复合物,故有时血液黏稠度增加。约3/4病人类风湿因子阳性,常为IgM型;抗核抗体阳性 (17%~68%),抗dsDNA抗体少见,巨球蛋白和冷球蛋白可阳性,有高粘综合征;抗甲状腺球蛋白和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各30%),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各10%);原发性SS中抗SS-A抗体阳性性率达70%~75%,抗SS-B抗体达48%~60%,而SS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别为9%和3%,抗唾液腺导管上皮细胞抗体(ASDA)在原发性SS中25%阳性,而SS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达70%~80%,血清和唾液中β2微球蛋白增高(β2-M),血清浓度可作观察疾病活动指标。唾液中IgG含量增加,有高水平IgA和IgMRF。DIF示表皮基底层和基底层旁有IgG沉着。周围血 T淋巴细胞减少,以Ts降低明显,Ia阳性T淋巴细胞群增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活性花瓣形成试验低下。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CH50和C3增高或正常,发生血管炎时可降低。约2/3患者有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功能缺陷,当SS的良性淋巴细胞增生转变为恶性淋巴瘤时,高γ球蛋白血症可变以为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滴度下降或阴转。 4.眼部检查: (1)玫瑰红或荧光素染色试验:2%荧光素或1%刚果红或1%孟加拉玫瑰红活体染色(染色点<10个正常),可显示出风湿病的重叠有溃疡。 (2)泪膜破碎时间:BUT试验,<10〃为不正常,角膜。 (3)Schirmer试验:用滤纸测定泪流量,以X35mm滤纸,在5mm处折弯,放入下结膜囊内,5"后观察泪液湿润滤纸长度,正常人在15mm以上,<10mm为低于正常; 以上3项阳性符合干燥性角结膜炎。 裂隙灯检查:可发现部分剥离的角膜上皮丝、角膜碎片或表浅性角膜基质浸润。 5.唾液腺检测 (1)唾液流量测定:先在腮腺管开口处放一个小杯,再向舌边滴柠檬液数滴,5min后收集左右腮腺分泌液,少于0.5ml者为阳性;再咀嚼石蜡4g,并测定10min所分泌的唾液量,正常值为10~20ml,本病患者则减少。 (2)腮腺造影:以40%碘油造影,观察腺体形态,有否破坏与萎缩,造影剂在腮腺内停留时间,腮腺导管狭窄或扩张,腮腺同位素131碘或99m锝扫描,观察放射活性分布情况,其排泌和浓集有否迟缓或降低以了解分泌功能。从唇腭或鼻粘膜活检观察腺体病理改变。 (3)腮腺闪烁扫描和放射性核素测定,浓度和排99mTc功能差,对酸性刺激瓜低下甚至消失。 (4)唇腺活检:4mm2组织块内有1个以上单核细胞浸润病灶。 (5)腮腺ECT检查:用放射性核素99m锝静脉注射后行腮腺正位扫描,观察其形态、大小。由于唾液能浓集99m锝,因而可同时收集唾液标本,测定其放射性计数,以反映唾液腺的功能。本病唾液腺功能低下。 6.组织病理 泪腺、腮腺和颔下腺等体内呈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以β细胞为主,重症病例β细胞浸润可似淋巴结的生发中心,腺体萎缩,导管的上皮细胞增殖形成上皮-肌上皮细胞鸟,腺管狭窄或扩张,后期被结缔组织替代。腺外的淋巴样浸润可累及肺、肾或骨骼肌等引起其功能障碍。 7.X线检查 (1)胸部摄片或CT检查:肺部改变多种多样,有广泛网状、结节状或斑片状浸润病灶,以肺底部为著,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可合并肺炎、胸膜炎或肺不张等(图4)。 (2)骨骼摄片:四肢小关节改变为骨质疏松。 8.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抗SSA、抗SSB抗体阳性。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项目来做诊断,国际上有多种诊断标准,但是否适用于儿童,尚待进一步确定,口干燥症和干燥性角膜炎代表本病最主要受累的外分泌腺体,即唾液腺和泪腺的病变,因此,它们是本病诊断的客观依据,以下三个基本点是本病的诊断依据: 1.口干燥症的诊断标准 (1)唾液流率:唾液流率的正常值平均≥0.6ml/min。 (2)腮腺造影:在腮腺有病变时导管及小腺体有破坏现象。 (3)唇黏膜活检:其腺体组织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50个淋巴细胞团聚成堆者称为灶,≥1个灶性淋巴细胞浸润为异常。 (4)核素造影:唾液腺功能低下时其摄取及排泌均低于正常。 凡上述4项试验中有两项异常者可诊断为口干燥症。 2.干燥性角结膜炎的诊断标准 (1)滤纸试验(Schirmers test):5min时滤纸润湿长度≥15mm为正常,≤10mm为异常。 (2)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短于10s者为异常。 (3)角膜染色:在裂隙灯下,角膜染色点超过10个为异常。 (4)结膜活检:胞浸润者为异常,在裂隙灯下,角膜染色点超结膜组织中出现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者为异常。 凡具有上述4项试验中2项异常者即可诊断为干燥性角结膜炎。 3.ANA,抗SS-A抗体阳性,抗SS-B抗体和RF阳性。 鉴别诊断 儿童的干燥综合征须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传染性腮腺炎和肿瘤相鉴别。但这些疾病不存在口和眼干燥、皮疹、关节症状和抗核抗体检查为阴性。 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涎腺肿瘤 干燥综合症(舍格林综合征)有的局部有包块,又无任何其他症状,涎腺造影为肿瘤样所见,术前不易与涎腺肿瘤区别。如临床上伴又某些症状,如眼干、口干及其他结缔组织病;且侵犯不止一个腺体,其他涎腺也又肿大现象;或造影时同时伴有末梢导管扩张或副腺体又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能迟缓等,均又助于鉴别。 小儿糖尿病:常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的症状称三多一少。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等发病。:二病均可有口干症状,但糖尿病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更明显,血糖增高,而无干燥综合征的眼、口腔及实验室异常。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二者均可有低钾而致麻痹,补钾后可好转,但该病常无干燥综合征的其他症状和实验室异常。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