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 过度通气 呼吸急促 呼吸性碱中毒 甲皱毛细血管袢数减少 精神萎靡 皮肤苍白 少尿 四肢发冷 无尿
其他科室 急诊科
儿童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尿常规 尿量 尿液细菌培养 痰液细菌培养 心电图 动脉血气分析 血常规 血液电解质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动态血压监测(ABPM) 涂片
重点检查项目就休克而言,可以选择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血气分析,血乳酸 测定,尿量 等监测项目,以指导临床治疗,对感染症状不明显的患儿,应予以血,尿常规 和血,分泌物培养,直接涂片 等检查以明确感染。 1.血象检查 有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发现血小板明显下降,出凝血时间延长等。 2.尿液检查 尿量减少,有蛋白尿等。 3.血液检查 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PaO2<60mmHg或PaO2/FiO2<300,高乳酸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脏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增高等,血糖 增高,肌酐>176.8μmol/L,尿素 氮增加,血钾增高等。 4.病原菌检查 血,分泌物培养,直接涂片等检查以明确感染,现在也有用于测定病原菌胞壁上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如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等,可在较短时间内明确病原菌,内毒素测定有助于诊断革兰阴性菌感染,有条件也可进行。 5.可以选择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等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X线胸片,B超,心电图,脑CT等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 1.有原发的感染疾病。 2.面色苍白,末梢及黏膜发绀,皮肤花纹样改变,末稍冰凉。 3.脉搏细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 4.尿量减少,轻度休克每小时婴儿5~10ml,儿童10~20ml,重度休克每小时婴儿小于5ml,儿童小于10ml。 5.血压下降到测不到,脉压〈4Kpa(30mmHg),早期轻度休克血压可正常。 6.精神萎靡,神志模糊,呼吸加快。 鉴别诊断 1.应注意是否存在休克或休克状态的鉴别 (1)未认识到休克状态存在:误认为血压 下降才是休克,甚至在出现了四肢发凉发花,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和脏器低灌注时,仍笼统地归于“某某原发病+心衰”,“原发病+脑水肿 ”,若病情继续进展,突然心率减慢或紊乱,则可能诊为“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血压下降抢救无效死亡,则以“呼吸,循环衰竭”为临终死亡原因。 (2)误认为休克的临床情况:神经中枢病变引起的抽搐伴急性神志和一过性血压变化,如中毒性痢疾脑水肿型,小婴儿晚发维生素K 缺乏性颅内出血,白血病 合并颅内出血或中毒性脑病,迷走神经性晕厥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必须指出,上述情况在病情严重或持续血压下降时,也可发生各种类型休克。 2.与其他休克类型鉴别 这是近年来存在分歧的临床问题,尽管休克分类学也在不断发展,但目前尚无普遍接受而又明确可行的休克分类系统,休克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分类的多元性和互相交叉重叠性,临床干预,尤其是危重病医学发展已使传统的休克分类不能适应临床应用,此处仅就儿科临床常见情况加以叙述: (1)非感染性休克: ①心源性休克 :重症急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术后,中毒,化疗药物,暴发性心肌炎 。 ②低血容量休克:肠炎伴重度脱水 ,失血性休克 (消化道,颅内或手术部位等),大面积烧伤 渗出,小婴儿高热伴吐泻,肾病综合征 过度限液利尿等,均可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 ③梗阻性休克:各种心内或心外梗阻,如心包填塞,瓣膜狭窄或梗阻,严重肺栓塞 等。 ④血流分布性休克:如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⑤混合性休克:如中暑 ,胰腺炎,某些中毒,肾上腺危象 等。 上述休克类型均可经肠道细菌毒素移位导致全身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引起细胞组织氧合代谢障碍和脏器功能损害,临床应予以警惕。 (2)不同时期的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病程中不同时期的休克发生机制可以各不相同,感染性休克可同时或交替存在多种发病机制,其变化的频度或速度更超出既往认识,某些诱因下休克的发生存在多种混合性机制,必须结合原发病和脏器功能状态,结合发病缓急,治疗反应进行仔细分析,才能找出主要矛盾。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