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肝脾肿大 溃疡 淋巴结肿大 血管炎 不明原因发热
内科 免疫科 儿科学 小儿免疫科
儿童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干扰素 胸部平片 胸部CT检查 腹部平片 脾脏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菌感染免疫检测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染色体
重点检查项目一般免疫功能并无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外源性IFN-γ诱导患儿和无临床表现的异型合子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下降,患儿T细胞对NTM的增殖反应正常,但产生IFN-γ的量减少。 自然NTM感染的淋巴结和肝脏病变组织学常为非特异性炎症肉芽肿样改变,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少见或缺如,病变组织中见到大量分枝杆菌者的预后差。 播散性BCG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有两种类型:类结核性肉芽肿(Ⅰ型)和麻风瘤样肉芽肿(Ⅱ型),Ⅰ型肉芽肿患儿的存活机会较大,而Ⅱ型肉芽肿预后极差,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不能改变肉芽肿病变性质。 利用特异的抗体检测细胞表面是否表达IFN-γR1分子,可初步诊断本病,但不能完全排除部分突变所致的IFN-γR1分子功能缺陷,基因测序以及患儿细胞对IFN-γ刺激的反应可以明确诊断。 常规做胸片,B超检查,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肺炎等病变。
诊断鉴别自然NTM感染的病例,临床表现相似于一般炎症性疾病,反复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常为阴性,病变组织学检查为非特异性,结核菌素或NTM皮肤试验结果不一,因 而诊断极为困难,凡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者,均应考虑本病,反复做多种病变组织和体液分枝杆菌培养和切片染色找耐酸杆菌,BCG接种所致者较 易被发现,该病的确诊有赖于IFNGR1基因缺失或IFN-γR1分子功能缺陷的证实。 与血行播散型结核相鉴别,实验室检查检查可助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