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丘疹 鼻出血 便秘 肠穿孔 肠套叠 蛋白尿 低热 腹痛 腹泻 关节肿痛
免疫科 内科
儿童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粪便隐血试验(OBT) 尿常规 腹部血管超声检查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 血液检查 腹部透视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 白细胞正常或增加,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除非严重出血,一般无贫血;血小板计数正常甚至升高,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血块退缩试验正常,部分患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2.尿常规 可有红细胞,蛋白,管型,重症有肉眼血尿。 3.大便潜血测试 有消化道症状者粪便隐血试验多阳性。 4.血液检查 血沉正常或增快,血清IgA可升高,IgG,IgM正常亦可轻度升高;C3,C4正常或升高;抗核抗体及RF阴性;重症血浆黏度增高。 5.腹部超声波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肠套叠;头颅MRI对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可予确诊;肾脏症状较重和迁延患儿可行肾穿刺以了解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若临床表现不典型,皮肤紫癜未出现时,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需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风湿性关节炎,外科急腹症 等鉴别。 皮肤症状典型者,如紫癜在大腿伸侧和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诊断并不困难,急性腹痛 ,关节痛及尿液改变对诊断也有较大帮助,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过敏性紫癜新的诊断标准如下: 1.可触性紫癜。 2.发病年龄<20岁。 3.急性腹痛。 4.组织切片显示小静脉和小动脉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上述4条标准中,符合2条或以上者可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本标准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87.7%。 鉴别诊断 1.皮肤型 需与药疹 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鉴别,药疹有一定的服药史,皮疹 常分布于全身,停药后药疹即可消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淤斑可呈不规则分布,皮疹不隆起,无丘疹荨麻疹 等,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骨髓象无改变。 2.关节型 关节肿痛者应与风湿性关节炎 相鉴别,后者常有风湿活动,血清抗“O”抗体及血沉明显增高和增快,主要表现急性游走性,不对称性多关节炎,呈红,肿,热及触痛,运动受限等,可助鉴别。 3.腹型 腹痛 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应与急腹症相鉴别,前者除有腹痛,腹泻 外,一般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而急腹症除腹痛外,尚有肌紧张及反跳痛等,可助鉴别。 4.肾型 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肾结核 等区别,肾小球肾炎无皮肤紫癜,腹部及关节症状,狼疮性肾炎有多脏器损害,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狼疮细胞 阳性及其他免疫指标阳性。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