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增多 便血 蛋白尿 肝脾肿大 高血压 管型尿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困难 咳嗽
内科 肾病内科
儿童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痰液显微镜检查 纤维蛋白原 血液检查 肾病类尿常规 尿常规 血常规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胸部平片
重点检查项目1.尿液检查:镜下可见血尿,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白细胞增多,多数为中等量尿蛋白,少数可见大量蛋白尿。 2.痰液检查:痰液显微镜检查可见具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和血性痰。 3.血液检查 :若肺内出血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可能有较严重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oomb试验阴性,半数患者白细胞超过10×109/L。 4.血液生化:早期BUN,Scr,Ccr正常,但随病情进展而BUN和Scr进行性增高,Ccr进行性减少,肾功能严重减退者GFR<5ml/min。 5.特异性检查:在病程早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循环抗基膜抗体,血清抗GBM抗体多呈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敏感性为80%,放射免疫法测定的敏感性大于95%,两者特异性可达99%,有条件可通过免疫印迹和ELISA方法测定抗NC1抗体,特异性地诊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肺部X线显示弥散性点状浸润阴影,从肺门向外周散射,肺尖常清晰,肺部浸润是肺部病变的特征,肺部X线改变早期与肺水肿相似,咯血停止后短期内可被吸收。 2.电镜检查 (1)肺部典型病变是肺泡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和纤维化,电镜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基底膜变性,断裂和灶性增生,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呈线状沉积。 (2)肾脏典型病变,一是弥漫性肾小球受损,肾脏常增大并有大量新月体形成,新月体呈周围型(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可伴毛细血管坏死,GBM有IgG呈线样沉积,二是严重的肾小球萎缩出现弥漫性肾小球纤维化及间质纤维化,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变性断裂,皱缩或弥漫性增厚。 3.光镜检查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坏死,肾小球有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沉着,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占50%以上。 4.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沿肾小球基底膜内皮有线状沉积物(主要为IgG,IgA,IgM,C3和纤维蛋白原),若沉积物为高低不平颗粒样,则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肺,肾综合征。
诊断鉴别诊断 1976年Teichman提出的诊断条件为:①反复咯血;②血尿,管型尿 等肾小球肾炎样改变;③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用铁剂治疗有效;④肺内有吸收迅速的游走性斑点状浸润影;⑤痰中可发现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即可诊断;⑥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放射免疫,反复检查血液可证明有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⑦肾脏或肺活检,于肾小球或肺泡囊基底膜有免疫球蛋白沉着,且呈线状排列。 诊断依据 1.临床特点:发病急,大多以呼吸道感染征象首先出现,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先有咯血,很快出现肾炎改变,并出现肾功能衰竭表现,亦可以轻重不等的肾小球肾炎起病,而肺部异常症状则可在病程较晚阶段才显示出来。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 ,蛋白尿,尿沉渣有红白细胞管型,痰中除有红细胞外,可见含有“含铁血黄素”的上皮细胞。 3.辅助检查:X线检查,肾脏等组织的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征须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似的血管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风湿性肺炎 ,肺出血及肾炎伴发于免疫复合物疾病等鉴别。 1.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该症的咯血 性质,痰中含铁血黄素细胞化验及肺部X线表现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极相似,当Goodpasture病肺受累在先,肾炎表现不明显时,二者应鉴别,该症多见于16岁以下青少年,病情进展缓慢,无肾炎症状,预后好,肺及肾活检有助鉴别,血清抗基底膜抗体检查也有助鉴别。 2.原发或继发性系统性血管炎 肺肾同时受累 3种类型的急进性肾炎 中,除抗GBM抗体阳性型外,免疫复合物介导型(多见于SLE)和小血管炎肾炎型(韦格纳肉芽肿 和显微型多动脉炎)均可伴咯血,狼疮性肾炎 多见于年长儿和青年,女性多见,一般有皮肤,关节病损及全身多系统损害,血清免疫学和肾活检可助鉴别,小血管炎性肾炎患者全身症状(乏力,低热,纳差,体重下降等)明显,血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阳性,韦格纳肉芽肿病人肺部可有浸润灶,显微型多动脉炎肺部呈间质性炎症。 3.肾炎伴咯血: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由于严重循环充血,心功能不全或伴肺炎,肺栓塞 时,均可出现咯血,应与本病鉴别,临床表现,肺X线特征,肾穿刺活检有核素肺扫描等均有助鉴别。 4.其他: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也有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样表现的报告,结合原发病临床实验室检查所见,鉴别一般不难,结节性动脉炎时呼吸道症状可先于其他系统征象,也可同时并发肾炎;过敏性紫癜 偶见肺出血症状,对此均需注意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