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齿龈增生 低热 乏力 肝脾肿大 骨髓象左移现象 骨痛 淋巴结肿大 面色苍白 尿血
血液科 肿瘤综合科 肿瘤内科 内科 肿瘤科
儿童
无
药物治疗 骨髓移植 支持治疗
皮疹 尿常规 骨髓象分析 血常规 血红蛋白 便常规 骨髓各系细胞形态学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 急白患儿血象通常表现为血小板计数(BPC)降低,血红蛋白(Hb)降低,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白细胞总数高低不一,白细胞计数(WBC)约半数以上增高,余可正常或降低,白细胞升高者外周血中易见到白血病细胞,是诊断白血病的有力证据,白细胞降低者血中不易见到白血病细胞,又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aleukemic leukemia),血小板常减少,有报告1024例ALL患儿的血象如下: (1)白细胞:<10×109/L者占34%,(10~24)×109/L占25%,(25~49)×109/L占22%,>50×109/L者占19%。 (2)Hb水平:<70g/L占44%,70~110g/L占43%,>110g/L占14%。 (3)BPC:≤20×109/L占29%,(20~49)×109/L占23%,(50~99)×109/L占20%,≥100×109/L占29%。 2.骨髓象 初诊急白患儿的骨髓象绝大部分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病例显示增生低下称为低增生性白血病,后者预后较佳,至今为止骨髓象仍是诊断急白的最确切依据,其中原始加幼稚细胞的比例≥30%方可诊断,ANLL还要去掉红系再计算这个比例,由于骨髓中正常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障碍,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停滞于某个阶段的白血病细胞,因之出现成熟过程中的一至多个阶段缺如,称为“裂孔”现象,AML中尤其是原幼粒细胞中,常可见到棒状的Auer小体,在与ALL的鉴别中有一定价值,近年发现3,3-二基联苯胺染色的AML细胞中可见到棒状或纺锤形phi小体,50%以上的急粒中可检出,有助于鉴别诊断。 3.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R)测定 几乎所有ALL的诱导缓解治疗均采用了糖皮质激素,但是治疗结果并不一致,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膜上的GCR数与其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度有很大关系,也与预后有很大关系,常用的方法有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等。 4.其他 白血病的免疫学,细胞化学,细胞遗传学检查前已述及,透射电镜等的使用可帮助诊断M7和急性未分化性白血病,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在B-ALL和AML中明显减低,在T-ALL,C-ALL Pre-B-ALL中均明显增高,因而有一定鉴别意义,X线表现:急白的X线多为非特异性,胸片常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浸润肺时可见斑状影,T-ALL常有纵隔肿块影,骨X线常显示骨质疏松和脱钙,有时有局灶性溶骨和层状骨膜反应征,长骨干骨骺端出现密度降低的横纹带称为白血病线。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须与类白血病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其他恶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等),骨髓外造血反应(雅克什贫血,骨髓纤维化及大理石骨病等)鉴别,临床上出现典型的症状,体征,外周血中查见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加幼稚细胞≥30%,此时诊断急性白血病并不困难,若是发病初期症状,体征并不典型,外周血不见原幼细胞,此时诊断有一定难度,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类白血病反应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显著增多和(或)出现幼稚白细胞者称为类白血病反应,通常有感染,中毒,肿瘤,失血,溶血,药物等原因,粒,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中常有白细胞显著增加,又有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白细胞,但前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增高,淋巴细胞性外周血白细胞可轻度增加,但出现幼稚淋巴细胞,一般而言,去除诱因后类白血病反应即可恢复正常,而且通常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红细胞及血小板不受影响,骨髓无白血病样改变,临床上偶有病例的类白血病反应,难与白血病鉴别,此时宜严密观察,辅以免疫,遗传等方法仔细区别。 2.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病临床有贫血,出血,发热,全血象降低,易与低增生性白血病混淆,但是本病肝,脾,淋巴结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而无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现象。 3.恶性组织细胞病 本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广泛浸润性病变,很难与白血病鉴别,外周血象也与白血病相似,出现Hb和BPC下降,白细胞降低者超过半数,且可发现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只是若发现恶性组织细胞则高度提示本病,骨髓增生活跃或减低,网状细胞增多,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组织细胞,按形态可分为一般异常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淋巴样组织细胞,多核巨型组织细胞和吞噬型组织细胞,如果见到大量吞噬型组织细胞且出现一般异常组织细胞,则支持诊断本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骨髓象支持而临床不符合者不能诊断,反之临床支持而骨髓象不符合者不能排除诊断,所以本病依靠综合分析诊断,有时骨髓及淋巴结等活检可以提供一定证据。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