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丘疹 腹痛 腹泻 寒战 肌痛 凝血障碍 疲乏 食欲减退 头痛 胸痛
中医学 中医感染内科 感染中心 发热门诊 传染病科 寄生虫
儿童
呼吸道传播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尿常规 淀粉酶 心电图 血常规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重点检查项目1.血常规检查 早期白细胞轻度减少,以后回升至(0.9~1.2)×109/L,发生DIC后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 检查 早期可见蛋白尿。 3.血液生化检查 血AST,与ALT升高,本病特征是AST显著高于ALT,淀粉酶 升高,少数人血清白蛋白减少。 4.脑脊液检查 一般正常。 5.病毒电镜检查 从病人的血液,尿液,含汗腺的皮肤,肝穿刺组织中用电镜检出病毒颗粒,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直接快速的诊断方法。 6.病毒分离培养 将急性期病人的血液,尿液,分泌物或尸检组织悬液接种于Vero细胞,第3天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病毒,也可将上述材料接种于豚鼠或猴,观察发病情况,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血液,组织中的病毒。 7.病毒抗原检测 应用ELISA方法可快速,简便地检测病人血液,分泌排泄物中的病毒抗原,用直接固相酶免疫法可检出10ng的病毒蛋白,(5~50)×103 PFU/ml病毒,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病毒,阳性率92.7%,斑点免疫分析(DIA)方法检测病人血清,也可检出病毒。 8.病毒抗体检测 应用中和试验 或补体结合试验 ,可检测血液中的病毒中和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ELISA法检测血液中病毒特异性IgM,IgG,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阳性率为83.3%~94.4%,IgM抗体出现早,在发病后1周达到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1个月后IgM下降,特异性IgG抗体上升,如病人双份血清中IgG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确诊。 9.分子生物学检测 应用RT-PCR技术可检测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敏感性较高。
诊断鉴别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相似,确定诊断须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诊断,用实验室方法从病人或可疑受感染者血液或其他临床标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的抗原,抗体或核酸或用病毒分离方法分离出 此病毒即可诊断,但因本病传染性强,作诊断检测的实验室必须具备严格的防护设施的相应的措施,目前在非洲疫区使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检测特异性IgM和 IgG抗体的ELISA和Western印迹试验,也有人用反转录PCR方法检测该病毒的RNA,Saijo等近期报告,应用以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埃博拉 病毒核心蛋白质羧基段110和102个氨基酸的肽为抗原,开发出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埃博拉病毒和马 尔堡病毒感染具有很强的诊断意义。 根据流行病学的地区分布等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结果进行诊断,在鉴别诊断中须与非洲出血性疾病 如马尔堡病,裂谷热 ,拉沙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及黄热病 等区别,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测。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