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肠腺瘤

小肠腺瘤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肠腺瘤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嗳气 肠痉挛 肠鸣 肠套叠 钝痛 恶心 腹痛 腹泻 腹胀 黑便

  • 建议就诊科室:

    外科 普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粪便隐血试验(OBT)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血常规 血红蛋白 免疫病理检查 剖腹探查 气钡双对比造影 造影检查 肠镜 内镜检查 腹部CT

重点检查项目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管状腺瘤呈息肉状,单发或多发,多发肿瘤可集中在一段肠管或全部小肠,有蒂或无蒂,大小不等,镜检见肿瘤细胞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被覆的腺体组织,腺体大小较不一致,形状较不规则,上皮有轻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偶见,绒毛状腺瘤肉眼见肿块体积往往较大,呈乳头状或绒毛状,镜检见,主要由绒毛状结构,绒毛表面覆以分化较成熟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1.X线检查 常规的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符合率仅为20%左右,主要原因有二:①小肠蠕动较快,钡剂 可能越过病变肠段而未被发现;②小肠较长且盘曲折叠,充盈多不连续,口服大量钡剂易造成影像重叠,掩盖病变,利用小肠钡灌注法检查可使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0%~90%,具体方法是将小肠导管经口吞入,置于空肠近端,注入稀钡及气体,使整个小肠形成双对比,并可将导管向远侧逐步推进,对小肠进行逐段分次检查,X线影像有:充盈缺损,黏膜纹消失,龛影和肠腔狭窄等,还可显示肠套叠征象及多发性节段性病变。 2.纤维内镜检查 对于十二指肠腺瘤有较重要意义,小肠镜有助于上段空肠腺瘤的诊断,纤维结肠镜可通过回盲瓣,送入回肠20~30cm,对于末段回肠腺瘤诊断有帮助。 3.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对消化道出血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显示瘤体形态的大小,腺瘤部位的血管走行及排列较规则,肿瘤染色较规则,边界较清楚。 4.剖腹探查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而疑为小肠肿瘤的患者,应及时剖腹探查,手术探查勿遗漏较小的腺瘤息肉,如果视诊和扪诊未发现病变,可用强光透照检查,必要时可切开小肠做术中内镜检查,直接观察小肠黏膜,并需注意小肠腺瘤有无多发性的可能。

诊断鉴别

诊断 小肠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临床误诊率可达65%~80%,诊断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对本病应有高度的警惕性,不能满足于症状诊断和对症治疗,对于有原因不明的小肠梗阻或反复发作的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并可除外术后肠粘连 ,腹壁疝嵌顿等;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或有贫血表现而排除胃,结肠病变者应考虑到小肠肿瘤的可能性,必要时做针对性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有皮肤黏膜黑斑 且可追寻腹痛病史及家族史者可诊断PJS。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3.剖腹探查: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而疑为小肠肿瘤的患者,应及时剖腹探查,手术探查勿遗漏较小的腺瘤息肉 ,如果视诊和扪诊未发现病变,可用强光透照检查,必要时可切开小肠做术中内镜检查,直接观察小肠黏膜,并需注意小肠腺瘤有无多发性的可能。 鉴别诊断 1.十二指肠溃疡 亦可出现腹痛 ,消化道出血 ,恶心,呕吐,腹胀 等症状,除以上表现外还可引起幽门梗阻 症状,需与十二指肠肿瘤鉴别,借助X线检查,动脉造影,十二指肠镜 检加组织学检查当可区别,必要时需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 2.肠结 核 肠结核可有腹痛,腹泻 或便秘 ,肿块等表现,有时易被呈认为肿瘤,但肠结核多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的表现,且常伴有肠外结核,胃肠X线钡剂检查显示回盲部有激惹,充盈缺损或狭窄等征象,纤维结肠镜检查病变部位有溃疡,僵硬,狭窄等表现,活检可发现典型结核病变——干酪样肉芽肿,抗结核治疗常有效,均可与小肠肿瘤 鉴别。 3.慢性胆囊炎 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钝痛,隐痛或不适感,疼痛也可位于上腹部,甚至左上腹,并可向腹部其他区域放射或放射至肩部,腰背部,发作时疼痛可持续几十分钟至数小时,多在餐后1h发作,多数患者在进油腻食物或高脂饮食后疼痛可加重。 一般无明显体征,仅部分病例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叩击痛,但无反跳痛,有时扪及肿大的胆囊,胆囊穿孔后,可有腹膜刺激征。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